[发明专利]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65232.2 | 申请日: | 2016-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25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木村爱佳;上井健太;水田政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远景AESC日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5 | 分类号: | H01M10/0585;H01M50/449;H01M10/0566;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王玉玲;李雪春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 二次 电池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具备适量电解液的长寿命的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离子二次电池(1)在封装体(30)内具备发电元件(10)和电解液,所述发电元件(10)是将正极(12)和负极(11)夹着隔膜(13)层叠而成的元件。从锂离子二次电池(1)的厚度减去封装体(30)的厚度所得的厚度是在不包含电解液的状态下的发电元件(10)的厚度的1.05倍以上且1.15倍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环境保护运动的高涨为背景,进行了电动汽车(EV)及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的开发。作为这些汽车的发动机驱动用电源,能够反复充放电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受到瞩目。锂离子二次电池是将发电元件与电解液一起收容于绝缘性的封装体而形成的层叠电池,所述发电元件是将片状的正极和负极夹着隔膜层叠而成的元件。该封装体是将在金属层的双面层叠绝缘层而成的绝缘性层叠膜贴合而形成的(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2009年第277397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锂离子二次电池中,难以设计适当的电解液量。若电解液的量过多,则在正极或负极与隔膜之间、或者发电元件与封装体之间生成电解液积存部,电解液积存部产生充放电反应的不均匀,因此存在使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寿命降低的风险。另一方面,若电解液的量过少,则电解液容易枯竭,仍存在使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寿命降低的风险。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备适量电解液的长寿命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涉及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在封装体内具备发电元件和电解液,所述发电元件是将正极和负极夹着隔膜层叠而成的元件。而且,减去封装体的厚度所得的厚度是在不包含电解液的状态下的发电元件的厚度的1.05倍以上且1.15倍以下。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方案为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制造在封装体内具备发电元件和电解液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方法,所述发电元件是将正极和负极夹着隔膜层叠而成的元件,该制造方法按照使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厚度减去封装体的厚度所得的厚度达到在不包含电解液的状态下的发电元件的厚度的1.05倍以上且1.15倍以下的方式,对发电元件注入电解液。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具备适量电解液的长寿命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II-II剖视图。
图3为表示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厚度减去封装体的厚度所得的厚度的偏差量与厚度比的相关关系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图1、2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锂离子二次电池1,为具有大致矩形的片状外观形状的层叠式电池,其在封装体30内具备发电元件10和未图示的电解液,所述发电元件10是将负极11和正极12夹着隔膜13层叠而成的元件。由于负极11、正极12及隔膜13均为膜状,因此发电元件10呈平板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远景AESC日本有限公司,未经远景AESC日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52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