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束的制造方法以及线束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66209.5 | 申请日: | 2016-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22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英昭;加藤重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B13/012 | 分类号: | H01B13/012;H01B7/00;H05K13/06 |
代理公司: | 31239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余文娟 |
地址: | 日本国三重县***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捆扎 线束 连接器 电线组 制造线 带卷绕 图板 卷绕 制造 组装 延伸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使用组装图板即可制造线束,并且能够制造具有更高尺寸精度的线束的技术。通过以下方式来制造线束。首先,对从各连接器延伸出的电线组,在捆扎处部分地卷绕临时捆扎用带而进行临时捆扎,捆扎处位于与连接器分开的位置。接着,对在捆扎处被捆扎的电线组,将正式捆扎用带卷绕于临时捆扎用带的周围而进行正式捆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线束的方法。
背景技术
搭载于车辆的线束中,已知有三维状地配置于车辆的线束。即使是三维状地配置于车辆的线束,为了实现高尺寸精度,在组装时,一般在组装图板上展开为二维状来进行组装。作为这种线束的组装方法,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线束的组装方法。
然而,使用组装图板来制造线束的方法难以自动化。
在此,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不使用组装图板即可制造线束的技术。
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线束通过捆束在分支位置施加了标记的多个临时捆扎线束并进行正式捆扎而形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218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2490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需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线束中,由于对每个临时捆扎线束施加标记,因此需要在标记位置保持从连接器延伸出的多个电线并进行正式捆扎的作业。在该正式捆扎时,可能会发生标记位置的错位等,难以实现高尺寸精度。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使用组装图板即可制造线束,并且能够制造具有更高尺寸精度的线束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第1实施例的线束的制造方法,是多个连接器经由多个电线而连接的线束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a)对从第1连接器延伸出的第1电线组,在第1捆扎处部分地卷绕第1带而进行临时捆扎,所述第1捆扎处位于与所述第1连接器分开的位置;(b)对从第2连接器延伸出的第2电线组,在第2捆扎处部分地卷绕第2带而进行临时捆扎,所述第2捆扎处位于与所述第2连接器分开的位置;以及(c)对在所述第1捆扎处被捆扎的所述第1电线组,以及在所述第2捆扎处被捆扎的所述第2电线组,将正式捆扎用带卷绕于所述第1带以及所述第2带的周围而进行正式捆扎。
在第2实施例的线束的制造方法中,第1实施例的线束的制造方法的所述工序(a)以及所述工序(b)的至少一方包括:将所述连接器固定的工序;以及在所述连接器被固定的状态下,从所述连接器侧开始到所述捆扎处为止捋所述电线组的工序。
在第3实施例的线束的制造方法中,第1或第2实施例的线束的制造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工序:(d)对从第3连接器或者其他的正式捆扎位置延伸出的第3电线组,在第3捆扎处部分地卷绕第3带而进行临时捆扎,所述第3捆扎处位于与所述第3连接器或者所述其他的正式捆扎位置分开的位置;(e)对所述第1电线组以及所述第2电线组中的从所述正式捆扎用带的卷绕处延伸出的部分,在第4捆扎处部分地卷绕第4带而进行临时捆扎,所述第4捆扎处位于与所述正式捆扎用带分开的位置;以及(f)对在所述第3捆扎处被捆扎的所述第3电线组,以及在所述第4捆扎处被捆扎的所述第1电线组以及所述第2电线组,将第2正式捆扎用带卷绕于所述第3带以及所述第4带的周围而进行正式捆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62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