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生产交联发泡PVC泡沫体的聚合物混合物的配方和生产该泡沫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66934.2 | 申请日: | 2016-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02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R·布雷森;F·纳特;M·雷浓;U·托格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迪亚布国际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J9/00;C08J9/02;C08J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11410 | 代理人: | 杨黎峰;钟锦舜 |
地址: | 瑞典拉***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生产 交联 发泡 pvc 泡沫 聚合物 混合物 配方 方法 | ||
一种用于生产交联发泡PVC泡沫体的聚合物混合物的配方,该配方为包括PVC、异氰酸酯、酸酐和一种或多种成核剂的类型,其中所述成核剂由孔隙度为1‑100nm,优选2‑50nm的成核材料组成。相对于生产交联PVC泡沫体的已知配方,根据本发明的配方即使不使用偶氮化合物也提供了获得所需的稳定性、成核度和发泡度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生产交联发泡PVC泡沫体的聚合物混合物的配方。同样的发明也延及用于生产所述交联发泡PVC泡沫体的方法。
本发明的领域涉及用于生产诸如PVC面板等的发泡材料的交联发泡PVC泡沫体,其被用作复合材料领域中的核心。
背景技术
交联发泡PVC泡沫体在传统上由包括以下的混合物起始制备:PVC、具有交联功能的异氰酸酯、预定用于在发泡期间和交联阶段与水和异氰酸酯反应以形成酰胺的酸酐、基于用于形成气体的偶氮化合物(偶氮二异丁腈AZDN)的发泡剂、以及也基于偶氮化合物(偶氮二甲酰胺ADC)的成核剂和稳定剂。
具体而言,在交联PVC泡沫体的生产领域中,传统的ADC发挥成核功能,提供具有小闭孔(直径为0.4-0.6mm)的发泡材料,其用于赋予发泡产品的均匀结构,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ADC还具有稳定化功能,在压机中在所述混合物的模制过程中抑制PVC的分解反应。
然而,上述传统混合物具有使用偶氮化合物例如ADC和AZDN的缺点,因为它们是危险的,所以这是不希望的。ADC事实上在REACH的黑名单中,因为其被分类为高度关注(VHC)物质。而且,AZDN是一种粉末形式的物质,其被分类为易爆物质并且易于释放有毒物质。
US 2007/200266 A1涉及由含有PVC、异氰酸酯或聚异氰酸酯、有机酸酐和化学发泡剂的起始混合物生产交联PVC泡沫体的方法。
WO2014/106867 A1公开了一种生产硬质发泡物体的方法,其中在制造所述物体时使用有机偶氮化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发泡PVC泡沫体的聚合物混合物的配方,与传统配方不同,即使在不存在偶氮衍生物的情况下也能获得所需的稳定性、成核度和发泡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适于使用上述聚合物混合物的配方生产发泡PVC泡沫体的方法。
这些和其它目的是分别通过聚合物混合物的配方、交联发泡PVC泡沫体和权利要求1、8和10的方法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在其余权利要求中被提出。
相对于用于生产交联PVC泡沫体的已知配方,根据本发明的配方即使在不存在偶氮衍生物的情况下也提供了获得所需的稳定性、成核度和发泡度的优点。
此外,通过在本发明的配方中使用在室温下的酸酐液体,获得的优点在于,在压机的加热阶段,不必提供用于熔化传统固态酸酐的热量。通过这种方式,液体酸酐和异氰酸酯发生反应,同时形成用于PVC泡沫体的发泡的所需量的CO2,而无需从用于熔化起始PVC的反应环境中移除热量。
酸酐和异氰酸酯之间的上述反应有利地允许获得碱性酰亚胺结构,随后完成反应,导致形成在PVC链周围的交联结构。通过这种方式,最终结构在高酰亚胺结构的存在下得以生成,被称为“互穿网络”(IPN),适于赋予PVC泡沫体比传统性能更高的热性能。
还令人惊讶地发现,通过单独或相互组合使用根据本发明的量的沸石和碳酸氢钠(小于3重量%),通过反应环境中的热效应形成的、来自PVC并且负责降解相同聚合物的HCl通过这些物质被多价螯合和中和,由此产生热稳定并且没有降解缺陷的发泡产品。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对本发明的配方和方法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以纯粹示例性和非限制性目的而示出的这些和其它目的、优点和特征变得显而易见。
在这些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迪亚布国际股份公司,未经迪亚布国际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69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