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阻隔性膜及电子器件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67430.2 | 申请日: | 201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0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西尾昌二;森孝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B32B7/02;C23C14/08;C23C14/10;C23C14/20;C23C14/34;H05B33/10;H05B33/1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贾成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阻隔性膜 非过渡金属 气体阻隔层 过渡金属 混合区域 基材 光学各向异性 气体阻隔性 电子器件 原子数比 光波长 延迟 | ||
1.一种气体阻隔性膜,其为在基材上具有气体阻隔层的气体阻隔性膜,其特征在于,
上述气体阻隔层至少在厚度方向上沿厚度方向连续地具有5nm以上的混合区域,该混合区域是含有非过渡金属M1及过渡金属M2的区域,上述过渡金属M2对于上述非过渡金属M1的原子数比的值(M2/M1)在0.02~49的范围内,
上述基材在23℃·55%RH的环境下测定光波长590nm处的用下述式(i)定义的延迟值Ro的绝对值在0~30nm的范围内,
式(i):Ro=(nx-ny)×d(nm)
式(i)中,Ro表示基材的面内延迟值;d表示基材的膜厚,nx表示基材的面内的最大(滞相轴方向)的折射率;ny表示在基材的面内与滞相轴成直角的方向(进相轴方向)的折射率,予以说明,测定条件与上述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阻隔性膜,其特征在于,上述气体阻隔层在含有上述过渡金属M2作为主成分的区域与含有上述非过渡金属M1作为主成分的区域之间具有上述混合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阻隔性膜,其特征在于,上述非过渡金属M1为硅(Si)。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阻隔性膜,其特征在于,上述过渡金属M2为长式元素周期表的第5族元素。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阻隔性膜,其特征在于,上述过渡金属M2为铌(Nb)或钽(Ta)。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阻隔性膜,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混合区域的组成中还含有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阻隔性膜,其特征在于,用下述化学组成式(1)表示上述混合区域的组成时,上述混合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满足下述关系式(2):
化学组成式(1):(M1)(M2)xOyNz
关系式(2):(2y+3z)/(a+bx)<1.0
式中,M1表示非过渡金属,M2表示过渡金属,O表示氧,N表示氮,x、y、z表示化学计量系数,0.02≤x≤49,0<y,0≤z,a表示M1的最大价数,b表示M2的最大价数。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阻隔性膜,其特征在于,上述基材含有选自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甲基丙烯酸-马来酸共聚物、聚酰亚胺、氟化聚酰亚胺树脂、聚醚酰亚胺树脂、纤维素酰化物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脂环式聚烯烃树脂及聚芳酯树脂中的树脂。
9.一种电子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阻隔性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器件,其特征在于,具有含有量子点的树脂层。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未经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743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体阻隔性膜
- 下一篇:具有矿物粘结剂组分的接触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