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止回阀结构、使用了其的喷嘴部件以及挤出式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67745.7 | 申请日: | 2016-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44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村濑贵浩;大塚忠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内普莱斯工业株式会社;千寿制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K15/14 | 分类号: | F16K15/14;B65D25/42;B65D47/18;B65D47/20;B65D49/02;B65D8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玉昌峰;纪秀凤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止回阀 结构 使用 喷嘴 部件 以及 挤出 容器 | ||
提供一种不仅防止流体回流,而且对于正确方向的非意图压力不吐出流体的止回阀结构以及使用了该止回阀结构的挤出式容器。该挤出式容器(10)具备容器(11)和安装于该容器(11)的开口部(11a)的喷嘴部件(12)。在喷嘴部件(12)上设置有止回阀结构(15),该止回阀结构(15)在无负荷状态下关闭,阻止来自下游的流体的流动,允许来自上游的流体的流动。该止回阀结构(15)对于来自上游(容器(11))的流体的压力,弹性阀体(18)发生两阶段的弹性变形并打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止回阀结构、使用了止回阀结构的喷嘴部件以及挤出式容器。
背景技术
已知有容纳眼药水等药液,并将它们以液滴进行滴加的液滴容器。在卫生上,这样的液滴容器通常设置有防止药液回流的止回阀。
在专利文献1、2、3中公开有由阀座、支承体以及支承于它们之间的平板状阀体构成的止回阀结构。任意的阀体均以阀体的中心沿从上游(容器内)向下游(容器外)的方向突出的方式被支承。为此,当受到从上游向下游的压力时,阀体的中心以变得更突出的方式变形,流体以围绕阀体的方式流动。另一方面,当受到从下游向上游的压力时,阀体以恢复平坦的方式变形并关闭通路。
在专利文献4、5中公开有具备在中央形成有缺口的阀体的止回阀结构。为此,当受到从上游向下游的压力时,阀体的中心的缺口打开,当受到相反的压力时阀体的中心的缺口关闭。在专利文献5中,有通过阀体恢复原形,拖回喷嘴的液体残留的效果的描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表第2011-51529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4-225812号公报
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第4556086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4-291968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7-11904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任意的止回阀结构均为对于正确方向的压力阀体轻易地打开的结构。为此,当意外施加正确方向的压力时,液体会被吐出。此外,当作为流量的调节任由个人操作的容器(例如,挤出式容器)时,个体差异变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仅防止流体回流,对于正确方向的非意图压力不吐出流体的止回阀结构以及使用了该止回阀结构的挤出式容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止回阀结构的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上游侧的环状阀座、位于下游侧的环状支承部以及固定于它们之间的弹性阀体;上述弹性阀体具有环状外缘部和由该外缘部包围的内侧部;上述阀座和支承部之间的通路通过上述阀座和弹性阀体的外缘部弹性地抵接成环状而被关闭;对于来自下游的流体的压力,上述通路维持封闭状态;对于来自上游的流体的压力,上述弹性阀体的内侧部朝向下游侧变形;对于进一步来自上游的流体的压力,上述弹性阀体的外缘部弹性变形,上述阀座和弹性阀体的外缘部之间的抵接一部分解除,从而上述通路被开放。
本发明的止回阀结构优选:上述弹性阀体的外缘部通过夹持在上述阀座的环状上游支承部和上述支承部的环状下游支承部之间而固定,上述上游支承部抵接并支承上述外缘部的上游侧的端面,上述下游支承部抵接并支承上述外缘部的下游侧的端面;上述通路通过上述阀座的上游支承部和上述弹性阀体的外缘部的上游侧的端面的环状抵接而被关闭;在上述环状外缘部的下游侧的端面或上述支承部的环状下游支承部设置有连通它们的内外的连通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内普莱斯工业株式会社;千寿制药株式会社,未经武内普莱斯工业株式会社;千寿制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77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反向流体供给功能的止回阀
- 下一篇:止回阀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