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68250.6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14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宫岛则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F01P7/16 | 分类号: | F01P7/16;F01P3/20;B60H1/32;B60H3/00;B60K13/02;F01P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张丽颖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冷却系统 | ||
在车辆用冷却系统中,第一循环流路形成部(21)使热介质在制冷器(14)与冷却器芯(16)之间循环。第二循环流路形成部(22)使热介质在中冷器(15)与散热器(13)之间循环。第一连通流路形成部(23)连接于第一循环流路的冷却器芯的热介质出口侧且制冷器的热介质入口侧的部位与第二循环流路的中冷器的热介质出口侧且散热器的热介质入口侧的部位,将第一循环流路与第二循环流路连通。第二连通流路形成部(24)连接于第一循环流路的制冷器的热介质出口侧且冷却器芯的热介质入口侧的部位与第二循环流路的散热器的热介质出口侧且中冷器的热介质入口侧的部位,将第一循环流路与第二循环流路连通。切换部(25)切换如下状态:第一循环流路与第二循环流路通过第一连通流路和第二连通流路而连通的状态和不连通的状态。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2015年12月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5-240024,其公开内容通过参照编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发动机的进气进行冷却并对向车室内吹送的空气进行冷却除湿的车辆用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在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种使冷却水在冷却器芯、中冷器、制冷器以及散热器循环的车辆用热管理系统。
冷却器芯是使向车室内吹送的空气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中冷器是使发动机的增压进气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制冷器是使制冷循环的低压侧制冷剂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来对冷却水进行冷却的热交换器。散热器是使外气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
根据该现有技术,通过使冷却水在冷却器芯以及中冷器循环,从而能够对向车室内吹送的空气进行冷却除湿,并且能够冷却发动机的增压进气。
在该现有技术中,在由制冷器对冷却水进行冷却时,消耗用于驱动制冷循环的压缩机的动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23829号公报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若流入冷却器芯的冷却水的温度为0℃左右,则能够对25℃左右的空气进行冷却除湿。
在如冬季、寒冷地行驶时这样外气的温度为零下的情况下,能够由散热器将冷却水冷却到0℃左右。若使由散热器冷却到0℃左右的冷却水在冷却器芯循环,则不用驱动制冷循环的压缩机,就能够对向车室内吹送的空气进行冷却除湿,因此能够降低消耗动力。
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不仅由散热器冷却的冷却水流入冷却器芯,由中冷器热交换后的冷却水也流入冷却器芯。因此,在不驱动制冷循环的压缩机的情况下,即使外气的温度为零下,有时也难以使流入冷却器芯的冷却水的温度成为0℃左右,有时难以由冷却器芯对空气进行冷却除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点,其目的在于降低车辆用冷却系统的消耗动力,该车辆用冷却系统冷却发动机的进气并且对向车室内吹送的空气进行冷却除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82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引擎冷却装置
- 下一篇:包括集成有气缸盖脱气功能的发动机支撑件的内燃机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