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具有大直径帘线的径向帘布层或斜交帘布层胎体的充气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68864.4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0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H·费里戈;O·穆尔霍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13/02 | 分类号: | B60C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郭海娜 |
地址: | 法国克莱***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具有 直径 径向 帘布 层胎体 充气 轮胎 | ||
用于滚动组件的充气轮胎,所述充气轮胎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增强件(2),所述胎体增强件(2)设置有帘线(11);胎面(4),所述胎面(4)通过两个胎侧(6)连接至两个胎圈(5),所述胎圈(5)能够与轮辋(7)接触,所述轮辋(7)具有轮辋凸缘顶部(7b);每个胎圈(5)包括至少一个周向增强元件;所述胎侧(6)在其外表面上具有一系列交替的突出部(8)和凹部(9),每个突出部(8)设置在胎侧(6)的表面上;所述突出部(8)在点A和点E之间以连续方式以规律或不规律的间隔设置;胎体增强件的帘线的直径大于1mm,或者胎体增强件的帘线为混合帘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斜交帘布层轮胎或子午线胎体轮胎。
背景技术
子午线胎体轮胎已经逐步应用于各类市场,特别是客运车辆轮胎的市场。这一成功特别归因于子午线轮胎提供的耐久性、舒适性和低滚动阻力的性质。
轮胎的主要部分为胎面、胎侧和胎圈。胎圈旨在与轮辋接触。在子午线轮胎中,构成轮胎的每个主要部分(即胎面、胎侧和胎圈)具有彼此明显不同的功能,因此具有公知的特定组成。
子午线轮胎基本上通过胎体增强件增强,所述胎体增强件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所述胎体帘布层相对于轮胎的周向方向以基本上等于90°的角度设置。该胎体增强件在径向外部和胎面下方被增强帘布层覆盖,所述增强帘布层形成带束层。
斜交帘布层轮胎与子午线轮胎的不同之处在于存在至少两个斜交胎体帘布层,所述斜交胎体帘布层相对于轮胎的周向方向以不等于90°的角度设置。帘布层被称为“斜交的”,因为一个帘布层与下一个帘布层的角度具有相反符号。
应回想,根据本发明,轮胎的周向方向为垂直于轮胎的旋转轴线并且与轮胎的带束层增强件正切的平面中的方向。
在子午线胎体轮胎出现之后,一些斜交帘布层轮胎也在胎面下方设置有带束层增强件。
在这两种类型的轮胎中,与地面直接接触的胎面特别具有的功能在于提供与道路的接触并且需要适应地面的形状。胎侧本身在传递支撑车辆负载并且允许其移动所需的机械力的同时吸收地面的不平坦。
带束层增强件是这样的增强件,所述增强件一方面需要对于边缘变形足够刚性使得轮胎可以具有转向所需的侧偏推力或漂移推力,并且传递用于牵引或用于制动的扭矩,另一方面需要在弯曲方面极为柔软,即允许其平面的曲率变化从而提供轮胎与地面的足够的接触面积。
因此,带束层增强件通常具有复合结构,所述复合结构允许对于相对低的重量提供所需的刚度。带束层增强件通常由至少两个以不同角度设置的帘布层组成,所述帘布层包括帘线形式的覆盖有橡胶的增强体。增强元件相对于周向方向从一个帘布层到另一个帘布层交叉并且相对于该方向可以为对称或不对称的。
通过文献JP2008068716A已知包括具有外部增强体的胎侧的轮胎,所述外部增强体旨在降低轮胎上的可能随着使用出现损坏的位置处的内部温度。然而,在侧面冲击(例如被路边石或坑洞冲击)的情况下,胎侧上这些增强体的设置不能正确地增强轮胎胎侧。特别地,在常规的轮胎设计的情况下,以各种速度和/或各种撞击角度产生的所述冲击可能造成损坏,有时甚至进一步造成轮胎报废。
此外,目前的趋势是使用铝制(而非钢制)轮辋从而特别有助于车辆的整体美观,其结果是当轮胎遭受侧面冲击时,造成胎体的组成部分以明显更低的速度向上断裂。此外,目前希望使用具有越来越短的胎侧高度的轮胎,其另一个结果是如下事实:相比于胎侧更高情况下的冲击,对所述胎侧的冲击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坏,因此更损坏轮胎。
通过文献JP2003 237317还已知包括间断的弹性体橡胶部分的轮胎,所述弹性体橡胶部分具有不同的刚性并且设置在胎侧上从而减少轮胎操作固有的噪声。
专利FR888 453还描述了轮胎外胎,所述外胎的两侧包括由弹性体橡胶制成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由于其所具有的几何形状而旨在核实轮胎的压力与负载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米其林集团总公司,未经米其林集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88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