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器件封装和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69498.4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50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柳东鋧;姜景皓;尹乃相;崔珉洙 | 申请(专利权)人: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62 | 分类号: | H01L33/62;H01L33/48;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石海霞;李玉锁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器件 封装 照明 装置 | ||
实施例涉及发光元件封装和照明装置。根据实施例的发光元件封装包括:第一引线框架;发光元件,安装在第一引线框架上;第二引线框架,沿第一方向与第一引线框架隔开;保护元件,安装在第二引线框架上;以及主体,结合到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其中,第一引线框架包括沿其底表面的边缘设置的第一阶梯部,第二引线框架包括沿其底表面的边缘设置的第三阶梯部、竖直地与第三阶梯部不叠置且与第三阶梯部隔开的安装有保护元件的区域、以及竖直地与第三阶梯部部分地叠置的第二引线凹槽部,其中,第一阶梯部和第三阶梯部可以设置在主体中,由此能够增强第一引线框架与第二引线框架之间的空间中的注射成型。换句话说,实施例具有边缘部或曲面部,它们设置在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之间的空间周围,由此降低了注射成型缺陷,并因此能够增强生产率。
技术领域
实施例涉及发光器件封装和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发光器件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光的半导体器件,并且作为替代传统的荧光灯、白炽灯等的下一代光源而受到关注。
因为发光二极管通过使用半导体器件产生光,所以与通过加热钨而产生光的白炽灯或者通过使经由高压放电产生的紫外线在磷光体上进行碰撞而产生光的荧光灯相比,发光二极管消耗非常低的电力。
另外,因为发光二极管利用半导体器件的电势间隙产生光,所以与传统光源相比,发光二极管具有长寿命、快速响应特性和环保特性。
因此,已经进行了各种研究以用发光二极管代替传统的光源,并且发光二极管被越来越多地用作在室内和室外所使用的照明装置的光源,例如各种灯、液晶显示装置、电子标识牌、街道灯等。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器件封装和照明装置,其具有能够改善第一引线框架与第二引线框架之间的间隔空间中的注射成型的结构。
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器件封装和照明装置,其能够提高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的暴露边缘处的硬度。
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器件封装和照明装置,其能够提高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与主体之间的结合力。
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器件封装和照明装置,其能够提高主体的注射成型的可靠性。
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器件封装和照明装置,能够改善光提取效率。
技术解决方案
实施例的发光器件封装包括:第一引线框架;发光器件,安装在第一引线框架上;第二引线框架,沿第一方向与第一引线框架隔开;保护装置,安装在第二引线框架上;以及主体,结合到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其中,第一引线框架包括沿第一引线框架的下表面的边缘设置的第一阶梯部,并且第二引线框架包括沿第二引线框架的下表面的边缘设置的第三阶梯部、在竖直方向上与第三阶梯部不叠置且与第三阶梯部隔开的保护装置的安装区域以及在竖直方向上与第三阶梯部部分地叠置的第二引线凹进部,其中,第一阶梯部和第三阶梯部可以设置在主体中,以改善向第一引线框架与第二引线框架之间的间隔空间中的注射成型。
即,在实施例中,边缘部或曲面部可以在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的间隔空间周围设置,以改善注射成型缺陷,由此提高产率。
实施例的照明装置可以包括该发光器件封装。
有益效果
在实施例的发光器件封装中,通过提出这样一种结构:即,围绕侧部的间隔由于围绕侧部设置的边缘部而比面对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的侧部之间的隔开间隔宽,可以在第一引线框架与第二引线框架之间的间隔空间中改善注射成型。
即,在实施例中,边缘部或曲面部可以围绕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的间隔空间设置,以改善注射成型缺陷,由此提高产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伊诺特有限公司,未经LG伊诺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94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