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以提高热疗的感应加热效率的具有不同居里温度的LaFeSiH磁性纳米粒子混合物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80069759.2 申请日: 2016-10-06
公开(公告)号: CN108289856A 公开(公告)日: 2018-07-17
发明(设计)人: 曹宏;马丁·R·威拉德;帕特里克·A·哈夫科斯特;德里克·C·苏特米斯特 申请(专利权)人: 波士顿科学国际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9/51 分类号: A61K9/51;A61K33/24
代理公司: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9 代理人: 尹洪波
地址: 美国明*** 国省代码: 美国;US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磁性纳米粒子 纳米粒子 混合物 热疗 感应加热效率 可注射制剂 可用 细胞
【说明书】:

本公开是关于可用于提高感应热疗效率的具有不同居里温度的LaFeSiH磁性纳米粒子的混合物、含有这些纳米粒子的可注射制剂、及利用这些纳米粒子使所选择细胞的温度升高的方法。

优先权

依照美国法典第35章第119条,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10月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2/238,178的优先权,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用于所有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交变磁场感应的高热对所选择细胞进行治疗的可注射制剂,所述可注射制剂包含液体载体及两个或更多群的发热纳米粒子。可将所述可注射制剂导入血管循环中,可将其直接地导入待加热组织中,或者可将其容纳于用于在临近被加热组织处插入的微导管内。

背景技术

增殖性疾病(例如癌症)意味着对保健系统的巨大负担。癌症(通常其特征是一群细胞不受控制的分裂)常常导致实体肿瘤或半实体肿瘤的形成、以及随后向一个或多个部位的转移。除了手术外,癌症治疗的常规方法包括:放射治疗,其作用是导致对恶性细胞的物理损伤从而使它们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和/或化学治疗,其通常包括改变DNA的正常结构、功能或复制的细胞毒性化疗药物的全身给药。

然而,这些方法的一个问题是在放射治疗情况下的辐射和在化学治疗情况下化疗药物对于正常组织也是有毒的,并且经常引起危及生命的副作用。

可单独地或者结合放射治疗和/或化学治疗而应用于癌症治疗的一个非常有前途的治疗方法是热疗,如最近的临床试验所表明(M.H.FaIk,R.D.Issel,“肿瘤学中的热疗”,Int.J.Hyperthermia 17:1-18(2001);P.Wust,B.Hildebrandt,G.Sreenivasa,B.Rau,J.Gellermann,H.Riess,R.Felix。

P.Schlag,“癌症联合治疗中的热疗”,The Lancet Oncology,3:487-497(2002);A.Jordan,T.Rheinlander等人.“利用磁性流体的磁分离提高比吸收率(SAR)”,Journal ofNanoparticle Research 5(5-6):597-600(2003);A.Jordan,W.Schmidt等人,“热失活的新模型及其对人结肠癌细胞的克隆存活数据的应用”,Radiation Research 154(5):600-607(2000);A.Jordan,R Schlolz等人,“用于利用磁性流体热疗对人实体肿瘤进行治疗的新磁场治疗系统的介绍”,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 225(1-2):118-126(2001)。

热疗可被定义为用于将受癌症影响的器官或组织的温度提高到41至46℃之间从而诱导癌细胞凋亡的治疗过程。

已知热疗当结合放射治疗使用时增强对肿瘤细胞的辐射损伤,并且当结合化学治疗使用时增强化疗疗效。

此外,已知甚至略微升高的温度可显著地增强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的效果。

这种各治疗方法的组合可以导致实现预定效果所需的化学治疗剂的剂量或放射强度的降低,因而导致毒性降低。

因此,采用热疗应当被认为是能够减小由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所导致的危及生命副作用的一个有利治疗方法。

在为实现所需温升而提出的各种技术中,可引述的是例如由P.Wust,B.Hildebrandt,G.Sreenivasa,B.Rau,J.Gellermann,H.Riess,R.Felix,P.Schlag详细报道的方法,“在癌症联合治疗中的热疗”,Lancet Oncology,3:487-497(2002)以及P.Moroz,S.K.Jones和Bruce N.Gray,“热疗在晚期肝癌治疗中的状况”,J.Surg.Oncol.77:259-269(200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波士顿科学国际有限公司,未经波士顿科学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97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