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70081.X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46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聪;当野顺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拓普康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张泽洲;刘林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量 装置 | ||
提供一种在手柄的卸下时无需进行受光部的卸下的测量装置。测量装置(100)具备手柄(105)和主体(101),前述手柄(105)具备棒状的握持部(106)及支承握持部(106)的一端的把手支承部(107),前述手柄(105)是悬臂结构的,前述主体(101)具有上部构造,前述上部构造具有由向上方延伸的主体部(101b)及主体部(101a)构成的双头构造,前述测量装置(100)具备光通信用的受光部(103),以能够装卸的状态固定有棒状的握持部(106)的把手支承部(102)固定于主体部(101a)的上部,把手支承部(107)被以能够装卸的状态固定于主体部(101b)的上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使用激光的测量设备,已知有全站仪。在全站仪的上部安装有用于搬运的手柄。全站仪有进行天顶方向的测量的情况,该情况下上述的手柄成为障碍。应对这样的情况,该手柄呈能够卸下的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242790号。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构造中,仅手柄的手握持的部分是能够卸下的构造,但该手柄的卸下及安装需要工具。在测量现场使用工具的作业较烦杂,需要以更简单方法进行手柄的装卸的构造。
但是,作为全站仪的功能,有在与作为作业者拿在手里的定位用的目标的反射棱镜之间进行光通信的功能。若利用该功能,则能够自主地探索从全站仪观察的反射棱镜的方向。为了具有该功能,全站仪具备接受光信号的受光部。该受光部为了确保受光范围而需要设置于全站仪的上部。另一方面,受光部需要将光信号转换为电气信号的电子回路作为周边回路,连接配线被从该电子回路抽出,连接于全站仪主体内部的控制部。
在以往的构造中,能够进行向主体的装卸的手柄由手握持的部分和将该手握持的部分从两侧保持的保持部构成,在该保持部配置有光通信用的受光部及关于该受光部的电子回路。
在该构造中,以能够将手柄从主体卸下的方式,在手柄侧和主体侧配置有用于进行上述连接配线的连接的连接器。在该构造中,若重复手柄的装卸,则重复与上述连接器的连接和切断,所以容易发生连接器的接触不良。特别地,在野外进行手柄的装卸的情况较多,所以容易发生该接触不良的问题。
发明内容
在以上那样的背景中,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具备搬运用的手柄及光通信功能的测量装置中,提供一种满足下述要求的测量装置。
(1)搬运用的手柄的卸下能够由简单的操作来实现。
(2)将用于进行光通信的受光部尽量配置于上部的较高的位置。
(3)在卸下手柄时无需进行受光部的卸下。
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具备手柄和主体,前述手柄具备棒状的握持部分及支承前述握持部分的一端的第1支承部,前述手柄是悬臂结构的,前述主体具有上部构造,前述上部构造具有由向上方延伸的第1部分及第2部分构成的双头构造,前述测量装置具备光通信用的受光部,以能够装卸的状态固定有前述棒状的握持部分的第2支承部固定于前述第2部分的上部,前述第1支承部被以能够装卸的状态固定于前述第1部分的上部。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前述第2支承部被以能够装卸的状态固定于前述第2部分。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支承部具备使卡合于前述第1部分的卡合部件可动的第1按钮,前述第2支承部具备使卡合于前述棒状的握持部分的卡合部件可动的第2按钮。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支承部和前述第2支承部固定于相同的高度的位置,前述棒状的部分是水平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具备搬运用的手柄及光通信功能的测量装置中,得到满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拓普康,未经株式会社拓普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00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