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润滑剂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70140.3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94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菱沼健;中司庆太;井泽信明;小松未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NOK克鲁伯有限公司;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0M169/00 | 分类号: | C10M169/00;C10N40/02;C10N50/10;F16C19/06;F16C33/66;C10M107/38;C10M115/08;C10M119/22;C10M129/74;C10M137/10;C10N10/04;C10N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益华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8 | 代理人: | 郭红丽;常殿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剂组合物 多元醇酯 脲基润滑脂 全氟聚醚 质量比 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 氟树脂 耐微振磨损性 高温环境 基础油 增稠剂 漏出 轴承 添加剂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润滑剂组合物,其具有充分的耐微振磨损性,即使在高温环境下使用也能够充分抑制其由轴承处漏出。本发明的润滑剂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含有作为基础油的全氟聚醚、作为增稠剂的氟树脂、以及作为添加剂的多元醇酯、脲基润滑脂及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其中,所述全氟聚醚的含量与所述多元醇酯及所述脲基润滑脂的合计含量的质量比为78/22~95/5,所述全氟聚醚的含量与所述多元醇酯的含量的质量比为90/10~96.5/3.5,所述多元醇酯的含量与所述脲基润滑脂的含量的质量比为40/60~65/35,所述氟树脂相对于润滑剂组合物整体的含量为15~24质量%,所述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相对于润滑剂组合物整体的含量为0.5~4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剂组合物。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具有充分的耐微振磨损性、即使在高温环境下使用也能够充分抑制其由轴承处漏出的润滑剂组合物。
背景技术
氟素润滑脂在高温下的耐久性、氧化稳定性、耐药品性、低温性优异,常被用于极端苛刻条件下的润滑。但是,氟素润滑脂中的基础油和增稠剂均为氟系,所以其价格较高,而且,它与作为润滑材料的金属、树脂、橡胶等的相容性较差。此外,氟素润滑脂在高负载的条件下,有时不会形成润滑所需的油膜,从而轴承产生微振磨损,导致发生异响、振动加剧等。并且,有时会以微振磨损为起点引发更大的损伤,导致轴承、机器破损。
另外,一般而言,润滑脂在高温使用环境下容易软化,在作为轴承用润滑剂使用时,存在容易发生由轴承处漏出的问题。这种问题会使轴承内的润滑脂量降低,成为导致轴承寿命缩短的主要原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3-96480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开2004-28326号公报
专利文献3:JP特开2009-355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在氟系润滑剂中配合非氟系合成油而成的润滑脂组合物,但是对于其耐微振磨损性及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时防止其由轴承处漏出尚未进行研究。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将脲基润滑脂与氟素润滑脂按质量比为40~80:60~20的比例进行混合而得到的润滑脂组合物,但是对于其耐微振磨损性尚未进行研究,并且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时无法充分防止其由轴承处漏出。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将非氟素润滑脂与氟素润滑脂混合而得到的润滑脂组合物,但是其耐微振磨损性并不充分,对于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时如何防止其由轴承处漏出也并未进行充分的研究。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充分的耐微振磨损性、即使在高温环境下使用也能够充分抑制其由轴承处漏出的润滑剂组合物。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成功地研制出了如下润滑剂组合物,从而完成本发明。所述润滑剂组合物含有作为基础油的全氟聚醚、作为增稠剂的氟树脂、以及作为添加剂的多元醇酯、脲基润滑脂及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其中,所述全氟聚醚的含量与所述多元醇酯及所述脲基润滑脂的合计含量的质量比为78/22~95/5,所述全氟聚醚的含量与所述多元醇酯含量的质量比为90/10~96.5/3.5,所述多元醇酯的含量与所述脲基润滑脂的含量的质量比为40/60~65/35,相对于润滑剂组合物整体,所述氟树脂的含量为15~24质量%,并且,相对于润滑剂组合物整体,所述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的含量为0.5~4质量%,因此,其具有充分的耐微振磨损性,即使在高温环境下使用,也能够充分地抑制其由轴承处漏出。
即,本发明涉及以下(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OK克鲁伯有限公司;日本精工株式会社,未经NOK克鲁伯有限公司;日本精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01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润滑组合物
- 下一篇:球窝接头用润滑脂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