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预防或治疗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疾病的含有免疫球蛋白FC融合IL-7融合蛋白的药物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70831.3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7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姜文哲;崔永祐;崔东勋;成永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纳西尼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8/20 | 分类号: | A61K38/20;A61K38/17;A61K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刘培培;王雯雯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融合蛋白 免疫球蛋白Fc区 人乳头瘤病毒 药物组合物 免疫球蛋白 免疫应答 体内诱导 疾病 给药 治疗 预防 感染 融合 | ||
本发明涉及包含免疫球蛋白Fc区和IL‑7融合蛋白的药物组合物。具体地,当以包含免疫球蛋白Fc区和IL‑7的融合蛋白向感染区域给药时,会在体内诱导强烈的免疫应答,从而可以预防或治疗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疾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预防或治疗人乳头瘤病毒衍生疾病的包含白细胞介素-7的融合蛋白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白细胞介素-7(以下称为“IL-7”)是刺激由B细胞和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的免疫刺激性细胞因子,在适应性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IL-7主要由骨髓和胸腺的基质细胞分泌,也可在角化细胞、树突细胞、肝细胞、神经细胞和上皮细胞中产生(Heufler C etal.,1993,J.Exp.Med.178(3)):1109-14)。
具体地,白细胞介素-7通过T细胞和B细胞的存活和分化、淋巴细胞的存活、以及NK(自然杀伤)细胞的活化的刺激来激活免疫功能,白细胞介素-7对于T细胞和B细胞的发育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所述IL-7与HGF(肝细胞生长因子)结合并作为前B细胞生长刺激因子或用于T细胞受体β(TCRβ)的V(D)J重排的辅助因子起作用(Muegge K,1993,Science 261(5117):93-5)。另外,白细胞介素-7通过淋巴组织诱导(LTi)细胞调节淋巴结的发育并促进幼稚T细胞或记忆T细胞的扩增和存活。还已知IL-7刺激IL-2和干扰素-γ的分泌,从而增强人类免疫应答。
同时,乳头瘤病毒是一种直径为52-55nm的基于DNA的病毒,其感染人类和其他动物的皮肤和皮下组织。人乳头瘤病毒(HPV)通常通过皮肤角化细胞或粘膜传播。目前已发现超过100种人乳头瘤病毒(HPV),其中大多数未显示任何症状,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们可引起人类乳头状瘤。一些HPV会导致疣的发展,而一些HPV会导致癌前病变。特别地,高危病毒例如人乳头瘤病毒16(HPV 16)和人乳头瘤病毒18(HPV 18)会引发癌症,如宫颈癌和睾丸癌。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癌症相关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几乎所有的宫颈癌病例都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其中,HPV 16和HPV 18约占宫颈癌患者的70-75%。感染细胞的持续增殖导致恶化前宫颈上皮内瘤形成(CIN),然后该CIN逐渐转变为浸润性癌症。
虽然预防性HPV疫苗可有效预防HPV感染,但这些疫苗对预先存在的感染和HPV诱导的病变没有治疗效果。对CIN2和CIN3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这与妊娠相关并发症和10%的复发率有关。更严重的是,传统治疗后宫颈癌的死亡率超过50%。
同时,最近已经开发了通过诱导免疫增强来治疗HPV感染的疗法。据报道,在以包括HPV16E7抗原的疫苗给药后,以Toll样受体(TLR)试剂7和9、咪喹莫特和CpG进行局部给药会诱导生殖道中E7特异性CD8T细胞的积聚和生殖器肿瘤的消退(Soong R-S et al.,2014,Clin.Cancer Res.20:5456-67)。然而,在人类中,咪喹莫特的使用会诱发副作用,例如急性和严重的局部炎症和溃疡,而CpG的给药需要重复注射,因为其疗效短暂。有人研究了在动物模型中用作疫苗佐剂的细胞因子(例如IL-2和IL-15)的能力,以提高治疗效力(AbrahamE et al.,1992,J Immunol 149:3719-26)。然而,这种细胞因子也需要重复注射,并可能诱发不良作用,例如在IL-2情况下的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因此,仍然需要开发用于预防和治疗由HPV感染引起的疾病的有效和非手术疗法。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预防或治疗人乳头瘤病毒衍生的疾病的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用于预防或治疗人乳头瘤病毒衍生的疾病的方法。
解决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纳西尼有限公司,未经格纳西尼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08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