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绝缘电线、线圈和电气/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70966.X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9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大矢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古河电磁线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3/30;H01F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庞东成;崔立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 电线 线圈 电气 电子设备 | ||
一种绝缘电线、线圈和电子/电气设备,该绝缘电线具有密合层并在该密合层上具有绝缘层,所述密合层直接接触在导体上,聚酰亚胺树脂骨架中的下述通式(a)所示的酰亚胺结构的总式量的含有率为27%以上33%以下,所述绝缘层包含聚酰亚胺树脂骨架中的该酰亚胺结构的总式量的含有率为大于27%且37%以下的聚酰亚胺树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绝缘电线、线圈和电气/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于电气设备而言,要求与以往相比进一步提高各种性能、例如耐热性、机械特性、化学特性、电气特性、可靠性等,在绝缘电线的覆膜材料中使用了聚酰亚胺等。
对于以电动机、变压器为代表的电气设备来说,近年来这些设备的小型化和高性能化推进,其使用方法多为将对绝缘电线进行绕线加工(也称为线圈加工、弯曲加工)而成的绕线(线圈)塞入非常窄的部分而进行使用。具体而言,即使说电动机等旋转机的性能由能够将多少根对绝缘电线进行线圈加工而得到的绕线放入定子槽中来决定也不为过。其结果,对绝缘电线实施的机械加工导致的应力增大,担心因到达至导体的覆膜缺陷而产生绝缘不良部。
此处,若电流流通到组装在电气设备中的绝缘电线,则绝缘电线因产生的热而温度升高。可知,对绝缘覆膜来说,由于高温时的线膨胀差或热劣化导致的热收缩,容易产生覆膜缺陷。另外,在绕线加工时、以及绕线加工后,机械应力也作用或残留于绝缘电线,有时会产生裂纹。特别是,在近年来的电动机之类的提供大机械应力的情况下,认为该倾向大。
此外,在最外层通过挤出成型而形成热塑性树脂层的情况下,成型时作用的应力有时在挤出成型后也残留于覆膜树脂层,有时会促进上述热收缩应力和机械应力导致的裂纹。
另一方面,目前为止认为,若提高漆包烧结层与导体的密合力以及漆包层中的密合力,则耐加工性提高,并进行了提高该密合力的尝试。作为对漆包烧结层赋予层间密合力的手段,可以举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磁线等。但是,在该方法的情况下,为了不产生层间剥离而过度提高了层间密合力,因此在覆膜产生了缺陷的情况下龟裂有可能在覆膜整体发展。另外,对于比较薄的漆包进行了评价,为了满足近年来要求高的局部放电起始电压(下文中称为PDIV),在较厚地形成覆膜时,担心覆膜无法承受对于弯曲而施加到外侧覆膜的应力。
另外,同样地,对于聚酰亚胺也提出了提高层间密合力通过厚膜化而使PDIV特性(耐电晕特性)提高的技术(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但是,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技术也为下述构成:由于过度提高了层间密合力,因此在覆膜产生了缺陷的情况下龟裂容易在覆膜整体发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33123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101759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现有的绝缘电线被设计成将覆膜的各树脂层的连接牢固地进行密合或粘接,因此,若所构成的任一覆膜树脂层产生裂纹,则有时该部分会成为起点而覆膜整体会产生大的缺陷。若覆膜的缺陷到达至导体,则绝缘覆膜的绝缘性能、甚至绝缘电线的绝缘性能会受损。若进行了绕线加工的绝缘电线产生这种到达至导体的缺陷,则电子/电气设备无法发挥出所期待的性能。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施加大的加工应力或加热的情况下覆膜也难以产生会引起绝缘不良的绝缘缺陷的、可靠性高的绝缘电线;使用了该绝缘电线的线圈以及电子/电气设备。
本发明中,“可靠性高”是指在允许范围内保持了绝缘电线的特性、特别是绝缘性能。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古河电磁线株式会社,未经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古河电磁线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09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