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成型体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70992.2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2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服部公彦;日高慎介;松冈英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2B27/04 | 分类号: | B32B27/04;B29C45/14;B32B5/02;B32B27/30;B32B2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李国卿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成型体 纤维增强树脂 成型体 苯乙烯类树脂 聚酰胺类树脂 改性乙烯 基体树脂 共聚物 基类 接合 接合层 单层 制造 一体化 | ||
1.复合成型体,其是将以下的(A)、(B)、(C)按照该顺序层叠而成的:
(A)由以聚酰胺类树脂为基体树脂的纤维增强树脂形成的纤维增强树脂成型体;
(B)由改性乙烯基类共聚物形成的成型体;
(C)由苯乙烯类树脂形成的成型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成型体,其中,(A)纤维增强树脂成型体中的聚酰胺类树脂为尼龙6,(C)成型体的苯乙烯类树脂为ABS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成型体,其中,(A)纤维增强树脂成型体包含数均纤维长度为2mm以上的增强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成型体,其中,(A)纤维增强树脂成型体的增强纤维为连续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成型体,其中,(A)纤维增强树脂成型体的增强纤维为连续纤维,且沿一个方向取向。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成型体,其中,(A)纤维增强树脂成型体的增强纤维包含碳纤维。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成型体,其中,(B)改性乙烯基类共聚物是由将(B-1)、(B-2)共聚而得到的共聚物形成的,
(B-1)含有环氧基、缩水甘油基或羧基的单体;
(B-2)苯乙烯类单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成型体,其中,(B)改性乙烯基类共聚物的(B-1)是含有羧基的单体。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成型体,其中,(B)改性乙烯基类共聚物是由将不饱和羧酸或α,β-不饱和羧酸酐0.1~10重量%、与芳香族乙烯基类单体和氰化乙烯基类单体共计90~99.9重量%共聚而得到的共聚物形成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成型体,其中,(B)由改性乙烯基类共聚物形成的成型体的厚度在10~100μm的范围内。
11.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将由(A)纤维增强树脂及(B)改性乙烯基类共聚物形成的成型体配置在模具内,向该模具内的所述成型体周围供给经过了液化的(C)苯乙烯类树脂从而对所述成型体进行嵌件成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复合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中,经过了液化的(C)苯乙烯类树脂通过注射成型或注射压缩成型而被供给至模具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复合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中,(A)纤维增强树脂成型体是通过将连续纤维投入至充满了经熔融的聚酰胺类树脂的含浸模中、并从狭缝模拉拔出而成型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中,通过下述任一种方法将(A)纤维增强树脂成型体及(B)由改性乙烯基类共聚物形成的成型体进行成型一体化:
(I)在(A)纤维增强树脂成型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层叠薄膜状的(B)改性乙烯基类共聚物,通过热压进行熔融;或者
(II)在(A)纤维增强树脂成型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涂布经熔融的(B)改性乙烯基类共聚物并进行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099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