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控制器系统和用于在微控制器系统中控制内存访问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71201.8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9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F·C·尼斯托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陆-特韦斯贸易合伙股份公司及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79 | 分类号: | G06F21/79;G06F12/06;G06F12/14;G06F13/16;G06F21/62;G06F21/8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马江立 |
地址: | 德国法***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存区域 微控制器系统 内存访问模块 数据写入数据 数据内存 内存 配置 传输数据 存储数据 内存访问 通信总线 主核心 写入 权限 授权 | ||
1.微控制器系统(1),包括:主核心(CPU1);副核心(CPU2、CPU3);用于传输数据的通信总线(AXBS);和用于存储数据的数据内存(RAM、FLASH、SMPUreg),其中,数据内存(RAM、FLASH、SMPUreg)具有内存区域,对于该内存区域来说副核心(CPU2、CPU3)至少不具有写入权限,
其特征在于,
微控制器系统(1)包括内存访问模块(CSSB)和配置内存区域(CSSBreg),其中,在配置内存区域(CSSBreg)中设有用于授权将由副核心(CPU2、CPU3)提供的数据写入数据内存(RAM、FLASH、SMPUreg)的内存区域中的配置,其中,通过内存访问模块(CSSB)实现将数据写入数据内存(RAM、FLASH、SMPUreg)的内存区域中。
2.微控制器系统(1),其特征在于,内存访问模块(CSSB)和主核心(CPU1)作为主机被分配给通信总线(AXBS)。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控制器系统(1),其特征在于,主核心(CPU1)具有对配置内存区域(CSSBreg)的不受限制的访问权限,而副核心(CPU2、CPU3)具有对配置内存区域(CSSBreg)的受限制的写入访问权限。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微控制器系统(1),其特征在于,配置能借助于主核心(CPU1)存储在配置内存区域(CSSBreg)中。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微控制器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系统被以下述方式设置,即:使得通过由副核心(CPU2、CPU3)提供数据能够触发将数据写入数据内存(RAM、FLASH、SMPUreg)的内存区域中。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微控制器系统(1),其特征在于,配置内存区域(CSSBreg)包括至少一个用于配置副核心(CPU2、CPU3)的授权的配置段(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控制器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段(3)具有标识符字段,该标识符字段具有标识符(ID),该标识符用于授权具有匹配的标识符(ID)的副核心(CPU2、CPU3)将数据写入配置段(3)所包括的数据字段(DATA)中,其中,副核心(CPU2、CPU3)具有对于数据字段(DATA)的写入访问权限,而不具有对于标识符字段(ID)的写入访问权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控制器系统(1),其特征在于,内存访问模块(CSSB)被设置用于在标识符字段的和副核心(CPU2、CPU3)的标识符(ID)不匹配时阻挡对数据字段(DATA)的写入访问。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控制器系统(1),其特征在于,配置段(3)具有内存需求字段(SIZE),用于存储通过副核心(CPU2、CPU3)写入数据字段(DATA)中的数据的内存需求,其中,副核心(CPU2、CPU3)具有对于内存需求字段(SIZE)的写入访问权限。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控制器系统(1),其特征在于,配置段(3)包括地址字段(ADDR),用于存储数据内存的内存区域的地址,其中,副核心(CPU2、CPU3)不具有对于地址字段(ADDR)的写入访问权限。
11.根据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控制器系统(1),其特征在于,配置段(3)包括掩码字段(MASK),用于存储由副核心(CPU2、CPU3)提供的数据的掩码,其中,副核心(CPU2、CPU3)不具有对于掩码字段(MASK)的写入访问权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陆-特韦斯贸易合伙股份公司及两合公司,未经大陆-特韦斯贸易合伙股份公司及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120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