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膜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71277.0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88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沃尔夫冈·布朗;西蒙·魏纳;菲利普·沃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7/02 | 分类号: | F16C17/02 |
代理公司: | 11219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骥;车文 |
地址: | 德国黑措***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壳体 轴承 波纹状膜 插塞 覆盖膜 棱边 周向伸展 弹性的 膜系统 内圆周 套筒状 母线 取向 支承 嵌入 容纳 延伸 覆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轴(36)进行支承的膜轴承(30),该膜轴承包括套筒状的轴承壳体(32)、至少一个布置在轴承壳体的内圆周上的弹性的波纹状膜(34)和分别覆盖该波纹状膜的形成轴承面的覆盖膜(38),其中,在轴承壳体(32)的内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提到的膜的器件。根据本发明设置的是,在轴承壳体(32)的内侧上构造有沿着母线延伸的、倾斜地从内向外取向的插塞槽(40、42),插塞槽用于至少容纳沿周向限制各自的膜系统的覆盖膜(38)的并在很大程度上沿周向伸展的两个端部棱边(44、46)。对此替选地,可以在波纹状膜上构造有同样嵌入到插塞槽(40、42)中的端部棱边(48、5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轴进行支承的膜轴承,该膜轴承包括套筒状的轴承壳体、至少一个布置在轴承壳体的内圆周上的弹性的波纹状膜以及分别覆盖波纹状膜的形成轴承面的覆盖膜,其中,在轴承壳体的内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提到的膜的器件。
背景技术
膜轴承是液力或空气动力的轴承,在其中,在轴承无载荷的情况下,支撑轴的或支撑以转动方式受支承的转子的轴承面由薄的、耐磨的覆盖膜形成,覆盖膜本身被布置在覆盖膜与轴承壳体壁之间的弹性的波纹状膜支撑。在运行中,在轴与覆盖膜之间形成液力或空气动力的、承载轴或转子的薄层。只有在启动和停止过程中,才发生轴与覆盖膜之间的直接的运动接触。所描述的类型的膜轴承优选用于低载荷的、以高转速运转的轴,例如用在压缩机、燃气轮机、涡轮增压器和类似装置中。
在所描述的类型的公知的膜轴承中,膜系统在轴承壳体上的保持被证明在设计上和制造技术上是非常困难的,保持一方面确保了膜系统尤其是沿转动方向的固定,而另一方面应该允许膜系统的由热造成的补偿运动。
由US 5,902,049公知了一种在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中提到的类型的构造为单面轴承的膜轴承,在其中,由外膜、波纹状膜和覆盖膜构成的膜系统沿周向单侧地支撑在以适当的方式,例如通过焊接紧固在轴承壳体的内侧上的锁止器上。在此,径向内部的覆盖膜的端部棱边借助定位焊或点焊紧固在锁止器上,而另外的膜层的所配属的端部棱边仅单侧地支撑在锁止器上。远离波纹状膜和覆盖膜的以该方式被固定的端部棱边的端部棱边自由伸展,从而该公知的轴承的膜系统基本上仅针对一个转动方向被足够固定。膜系统在轴承壳体中的所描述的保持一方面在设计上和在制造技术上花费相当高。另一方面,该轴承由于膜系统的单侧的固定而仅能有限地使用。
发明内容
在该背景下,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在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中提到的类型的膜轴承,在其中,实现膜系统的在设计上和在制造技术上简单的、适用于两个转动方向的固定。
该任务的解决方案由独立权利要求1的特征得到,而本发明的有利的设计方案和改进方案能够由从属权利要求得知。
因此,本发明基于一种用于对轴进行支承的膜轴承,其包括套筒状的轴承壳体、至少一个布置在轴承壳体的内圆周上的弹性的波纹状膜和分别覆盖该波纹状膜的形成轴承面的覆盖膜,其中,在轴承壳体的内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提到的膜的器件。为了解决所提及的任务而设置的是,在轴承壳体的内侧上构造有沿母线(Mantellinie)延伸的倾斜地从内向外取向的插塞槽,其用于至少容纳沿周向限制各自的膜系统的覆盖膜的并在很大程度上沿周向伸展的两个端部棱边。
至少是覆盖膜的基本上沿周向伸展的两个端部棱边嵌入到构造在轴承壳体的内侧上的相应地取向的插塞槽中,插塞槽沿着母线轴向地从轴承壳体的一个端部延伸至另外的端部。装配膜系统例如以如下方式来进行,即,首先将各自的膜系统的波纹状膜放入到轴承壳体中,然后,将分别所配属的覆盖膜轴向地穿入插塞槽中,然后完全地移入。除了膜系统的装配简单之外还得到如下另外的优点,膜轴承不再具有优选的转动方向,这是因为膜系统对于两个转动方向来说以相同的方式来布置并固定。此外,拆卸和重新装配在任何时候都是能够容易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未经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12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