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取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71970.8 | 申请日: | 2016-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85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大久保智幸;财前善彰;尾田善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1D8/12 | 分类号: | C21D8/12;C22C38/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鲁雯雯;金龙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向性 电磁 钢板 制造 方法 | ||
一种无取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其中,将以质量%计含有C:0.0050%以下、Si:5.0%以下、Mn:3.0%以下、P:0.2%以下、S:0.005%以下、Al:3.0%以下、N:0.005%以下、Ni:3.0%以下、Cr:5.0%以下、Ti:0.005%以下、Nb:0.005%以下、B:0.005%以下和O:0.005%以下的钢坯进行热轧,根据需要进行热轧板退火,进行冷轧,实施最终退火,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将上述最终退火中的加热以利用感应加热进行加热后利用辐射加热进行加热的两段加热来进行,并且,将上述感应加热以600至700℃之间的平均升温速度为50℃/秒以上进行至720℃以上,将从感应加热结束到辐射加热开始为止设定为8秒以下,由此,可以稳定地得到高磁通密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取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具有高磁通密度的无取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从保护地球环境的观点出发,节能化正在推进,在电气设备的领域中,志在高效率化、小型化。与此相伴,对于作为电气设备的铁芯材料而被广泛使用的无取向性电磁钢板,强烈期望高磁通密度化、低铁损化。
为了提高无取向性电磁钢板的磁通密度,已知改善产品板的织构、即减少{111}取向晶粒或者使{110}取向晶粒、{100}取向晶粒增加是有效的。因此,以往,在无取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工序中,通过增大冷轧前的结晶粒径或者优化冷轧压下率来改善织构,从而提高磁通密度。
作为控制产品板的织构的其它方法,可以列举:提高再结晶退火的加热速度。该方法是在取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中经常使用的技术,这是基于:提高脱碳退火(一次再结晶退火)的加热速度时,脱碳退火后的钢板的{110}取向晶粒增加,最终退火后的钢板的二次再结晶晶粒微细化从而使铁损得以改善(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另外,对于无取向性电磁钢板而言,也提出了通过提高再结晶退火(最终退火)的加热速度来改善织构、提高磁通密度的技术(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5)。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1-29071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2-01172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25643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2-132070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3-0109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是涉及取向性电磁钢板的技术,因此,不能直接应用于无取向性电磁钢板。
另外,上述专利文献2中提出的技术虽然实施快速加热,但是,根据本发明人的验证可知:在应用专利文献2中未采用的感应加热的情况下,不能稳定地得到磁通密度提高效果。
另外,专利文献3中提出的技术虽然是利用感应加热的技术,但是,根据本发明人的验证,仍然无法得到稳定的磁通密度提高效果。另外,在该技术中,快速加热后需要冷却和再加热,因此,存在制造成本、设备成本升高的问题。
另外,专利文献4和5中提出的技术利用通电加热进行快速加热。但是,通电加热容易在导电辊与钢板之间产生火花而产生表面缺陷,因此,应用于无取向性电磁钢板的最终退火时存在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将最终退火中的加热利用感应加热来进行快速加热也能够稳定地得到高磁通密度的无取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未经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19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熔融金属处理装置和熔融金属处理方法
- 下一篇: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及成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