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体动物侵染的修复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72412.3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1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R·S·布拉德伯里;老R·M·洛克德;D·A·查德伯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地IP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65/08 | 分类号: | A01N65/08;B08B9/027;C07H15/25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黄琳娟 |
地址: | 美国宾夕***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体动物 侵染 皂苷 修复 陆地 散布 水中 有效地 休眠 季节性 降雨 淹没 灌溉 释放 土地 治理 | ||
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治理环境(水生或陆地)以修复活动或休眠的软体动物侵染的方法,以修复软体动物侵染。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一定量的包含皂苷的制剂(固体或液体);和将该制剂散布在具有软体动物侵染的环境中。当环境是陆地时,所述方法的步骤可以包括将制剂散布在陆地上,例如通过灌溉或季节性降雨使土地淹没,以释放分散在水中的皂苷,从而导致水中皂苷的浓度在一段时间能有效地修复软体动物。当环境为水生时,可将制剂散布到水中以使有效时间的皂苷浓度修复软体动物。
本申请是2015年12月28日提交的美国序列号14/981,103的继续申请,14/981,103为2014年4月3日提交的美国序列号14/244,609和2015年12月29日公布的美国专利9,220,274的部分继续申请,继而14/244,609是2012年9月14日提交的美国序列号13/617,410,现在是2014年7月8日公布的美国专利号8,771,762的继续申请,继而13/617,410是2011年9月1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1/534,486的部分继续申请。
背景技术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控制、减少或消除软体动物侵染(infestations)的方法和仪器。
2.
软体动物既会造成经济损害,也会危害人类健康。在经济损害方面,软体动物比如斑马贻贝(斑贻贝(Dreissena polymorpha))、斑驴贻贝(斑马纹贻贝(Dreissenarostriformis bugensis))和亚洲蛤(河蚬(Corbicula fluminea))侵染水道,阻塞水源(包括工业水源)的进水管道。特别是,斑马贻贝(斑贻贝)几乎附着和丛生在任何固体表面上。当表面是进水管道,贻贝阻塞管道中的流动路径时,这会导致堵塞或严重限制水流。此外,贻贝附着在船舶的压舱物上。
一些软体动物物种也是致衰性疾病的携带者(“载体”),比如由血吸虫类型的扁形虫引起的血吸虫病,由片形吸虫、支睾吸虫(Clonorchis)和后睾吸虫(Opisthorchis)类型的扁形虫引起的肝片吸虫病,由并殖吸虫类型的扁形虫引起的肺吸虫病。据估计,大约有350种螺类(snail species),尤其是双脐螺(Biomphalaria)、泡螺(Bulinus)、钉螺、拟钉螺(Tricula)和椎实螺(Lymnaea)属,可能具有医学或兽医学上的重要性,可以作为人体寄生虫的中间宿主。通常,疾病携带能力表现在世界相对贫穷的地区,以及公共卫生保健资源受到限制的地区。因此,在大量人群中,尤其是在非洲和亚洲,软体动物造成人类痛苦。
此外,软体动物物种攻击和吞食或损害重要作物。例如,金苹果螺(Golden Applesnails)(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和澳大利亚水稻螺(Australian rice snails)(Isidorella newcombi)分别是在以大米为主食的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地区严重破坏稻米和芋头作物的害虫。该螺有能力在地下或保护区休眠,并在作物种植开始和稻田浇水时出现。(术语“夏眠(aestivation)”用来描述螺的这种地下休眠(hibernation)。为了简单起见,本文将使用词语休眠。)螺在幼嫩的稻米或芋头上啃食,造成大量的作物损失。此外,某种程度上来说,螺可以是疾病的携带者,在稻田里工作的劳动者可能会受到感染。
软体动物无处不在,几乎可以在任何水生环境中发现,包括流水(例如河流、小溪和溪流),湖泊和水坝,工业水处理池,以及如上所述的稻田。它们繁殖迅速,几乎无捕食者,并且造成经济损害以及危害人类健康。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地IP公司,未经智地IP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24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