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膜、多孔膜制造方法、微镜阵列、微反应器以及生物器件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72997.9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8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岩井阳典;内田幸明;薮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研究开发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 |
主分类号: | C08J9/28 | 分类号: | C08J9/28;B01J19/00;B29C39/24;C12M3/00;G02B3/00;B29K105/04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张永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滴 多孔膜 固化剂 固化 生物器件 微反应器 微镜阵列 液体固化 液体注入 空孔部 准备液 基板 制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孔膜制造方法,包括:第一步骤,准备液滴(D)和第二液体(L2),所述液滴(D)是利用第一液体以10μm以上且2000μm以下的规定直径形成为球状的液滴,所述第二液体(L2)含有通过给予能量而固化的固化剂或者通过pH的变化而固化的固化剂,所述液滴分散于所述第二液体;第二步骤,将液滴和第二液体注入到一对基板(31,32)之间的间隙中;第三步骤,使第二液体固化而形成外相;以及第四步骤,除去外相之间的液滴而形成空孔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孔膜、多孔膜制造方法、微镜阵列、微反应器以及生物器件。本申请基于2015年12月14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5-243016号和2016年7月20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6-142659号并要求优先权,在此将其内容援用于本文。
背景技术
多孔膜是结合各种高分子原料和多孔化技术而制造的,期望应用于微镜阵列和细胞培养基材、防粘连膜。特别是,对于具有约100~1000μm的孔径且孔径均匀的多孔膜而言,通过将具有不同折射率的物质引入空孔中,能够应用于微镜、或对该尺寸区域的物质进行选择性分离或负载等,因此备受关注。
作为这种多孔膜的制造方法,可举例使用光学器件的激光加工、光刻(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或者使用钻头的切削加工(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2)等自上而下法;溶剂流延法等使用了自组装方法的自下而上法(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3)。使用激光加工、光刻的制造方法基本上只能进行二维图案化,而且在大面积上加工该尺寸区域的空孔需要高成本。另外,对于使用钻头的细孔加工而言,存在难以对在出口侧产生的毛刺(バリ)进行后处理的问题。
另一方面,与使用光学器件的激光加工、光刻等相比,使用自组装的方法能够以低成本进行大量生产。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通过在流延膜上结露而形成水滴之后通过使溶剂和水滴从流延膜蒸发来形成多孔膜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56526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H.J.Lee et al.,Acta Biomaterialia 2011,7,1281-1289;
非专利文献2:P.Yilgor et al.,J.Tissue Eng.Regen.Med.2013,7,687-696;
非专利文献3:H.Yabu et al.,Macromolecules 2011,44,5868-5873。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对于上述溶剂流延法等使用了自组装的方法、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方法而言,虽然能够形成约100nm~20μm的细孔,但不能形成孔径为约100~1000μm的孔部。此外,具有二维和三维的多孔结构且孔径为约100~1000μm的膜,还能够期待用作使几微米至几十微米的细胞能在孔内粘附、繁殖的支架材料。因此,需要从各种材料体系以低成本制造孔径约10~2000μm的多孔膜。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孔膜、多孔膜制造方法、微镜阵列、微反应器以及生物器件,能够以低成本制造出具有直径为10μm以上且2000μm以下的空孔部的多孔膜。
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研究开发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未经国立研究开发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29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疏水的基于异氰酸酯的多孔材料
- 下一篇:溶剂回收装置和溶剂回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