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极板、单元框架、单元堆和氧化还原液流单元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73591.2 | 申请日: | 2016-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0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寒野毅;本井见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8/18 | 分类号: | H01M8/18;H01M8/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王伟;安翔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极板 负极电极 正极电极 侧壁 窄部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氧化还原液流 电解质循环 循环电解质 单元框架 电极 正交 | ||
提供了一种双极板,该双极板被布置在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之间,其中该双极板在双极板的面对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的表面上具有用于循环电解质的至少一个凹槽,其中该凹槽具有在其正交于电解质循环方向的截面中面对彼此的一对侧壁,并且其中窄部被设置在凹槽在深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中,在该窄部中,在侧壁之间的间隔在深度方向上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极板、单元框架、单元堆和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大容量存储电池,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在下文中,可以称作“RF电池”)是已知的(参考专利文献1到专利文献4)。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包括通过堆叠多个单元框架、正极电极、隔膜和负极电极而获得的单元堆。单元框架包括布置在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之间的双极板和设置在双极板的外周上的框架本体。在单元堆中,正极电极、负极电极、布置在正极电极、负极电极之间的隔膜被布置在相邻单元框架的双极板之间,由此形成单个单元。RF电池通过使得电解质在其中布置电极的单元中流动并且循环而执行充电和放电。
专利文献1到专利文献4公开了这样的技术:通过在双极板的、面对电极的表面中形成构成电解质流动通道的多个凹槽,以减小RF电池的内阻,从而减小由于电解质在单元中的流阻引起的压力损失。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报No.2015-122230
专利文献2: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报No.2015-122231
专利文献3: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报No.2015-138771
专利文献4: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报No.2015-210849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种双极板是
被设置在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之间的双极板,该双极板具有:
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双极板的、面对所述正极电极和所述负极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的表面中,并且电解液通过所述凹槽流动,
其中,所述凹槽具有成对的侧壁,所述侧壁在正交于所述电解液的流动方向的截面中面对彼此,并且
所述凹槽具有窄部,在所述窄部处,所述侧壁之间的距离沿着所述凹槽的深度方向减小,并且所述窄部被设置在所述凹槽的深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中。
本公开的一种单元框架包括本公开的双极板和设置在双极板的外周上的框架本体。
本公开的一种单元堆包括本公开的单元框架。
本公开的一种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包括本公开的单元堆。
附图简要说明
[图1]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操作原理图。
[图2]图2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构造的概略图。
[图3]图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单元堆的构造的概略图。
[图4]图4是从其一个表面侧观察的包括根据实施例的双极板的单元框架的概略平面图。
[图5]图5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的双极板中的凹槽的截面形状的概略截面图。
[图6]图6是示出根据实施例2的双极板中的凹槽的截面形状的概略截面图。
[图7]图7是示出根据实施例3的双极板中的凹槽的截面形状的概略截面图。
[图8]图8是示出根据实施例4的双极板中的凹槽的截面形状的概略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35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