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制成型体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73987.7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74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横沟穗高;米田哲也;小畑昭彦;佐藤和人;繁松千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帝人株式会社;东芝机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43/34 | 分类号: | B29C43/34;B29C31/04;B29C31/08;B29C43/02;B29K101/12;B29K105/1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郭煜;杨戬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制 成型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将包含强化纤维和热塑性树脂的成型材料通过冷压法进行成型的压制成型体的制造方法。通过下述压制成型体的制造方法,能够解决上述课题,其为使用包含强化纤维和热塑性树脂的成型材料的压制成型体的制造方法,通过在搬运装置上配置有多个的保持器保持加热至软化温度以上的成型材料,在成型用模具的上模与下模之间搬运,通过挤压子挤压成型材料,由此以规定的预备赋形率进行预备赋形,其后,闭合上模与下模从而进行加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含碳纤维和热塑性树脂的纤维强化树脂复合材料的预备赋形成型体、和压制成型体的制造方法。进一步详细而言,是将经加热熔融的纤维强化树脂复合材料通过调整为树脂的熔点以下或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的模具进行压缩成型的手段,适合用于车辆的结构部件等的制造。
背景技术
纤维强化树脂成型体由于具有其比强度、比刚性、耐疲劳性和振动衰减性等各种各样优异的特性,因此在从日用品、运动用途至汽车・航空宇宙用途中遍及广泛领域被加以利用。其大多数为了满足各自的制品的要求特性,大多通过各种成型法成型为期望的制品形状的形式后,进行二次加工等处理,从而形成完成品。因此,针对用于成型、加工纤维强化树脂成型体的各种各样的技术,广泛进行了研究开发。
近年来,为了提高纤维强化树脂成型体的量产性、特别是成型时的量产性,广泛研究了将基质树脂设为热塑性树脂的各向同性成型材料。将基质树脂设为热塑性树脂的各向同性成型材料在例如压缩成型的过程中,通过在加热后使用压制装置等进行成型,从而形成纤维强化树脂成型体。各向同性成型材料在经加热的状态被搬运至压制装置内的调整为热塑性树脂的熔点以下或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的模具上,在下一行程中进行合模,可以得到成型体。作为这样的成型方法的冷压法的成型时间短且生产效率高,因此是有前景的。进一步,通过在成型前进行预备赋形,即使是复杂形状的成型体,也能够稳定地成型。例示了通过预备赋形,还能够防止褶皱等的产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但是,对于冷压法中进行预备赋形,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的温度降低,成型性显著降低。因此,要求在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的温度不会降低的短时间内进行预备赋形的技术。为了防止复合材料与冷压制用模具接触而冷却,针对在空中保持复合材料的手段进行了公开,但难以通过该机构预备赋形为复杂形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另一方面,作为将经加热熔融的复合材料从加热炉中取出、并搬运至模具上的方法,用夹状物夹取的方法、用棒状物抽提的方法、用针状物穿刺的方法等是公知而可以使用的。但是,这些方法中,能够搬运熔融状态的复合材料,但难以使用该搬运器进行预备赋形。作为将熔融状态的复合材料在冷压制用的模具内部进行赋形的方法,公开了通过使用多阶段的活动嵌套件(稼働入れ子)的模具,在进行预备赋形的同时进行成型的手段(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但是,该方法中,难以以作为本发明的目标的复杂形状进行预备赋形。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05107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16886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46313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经过纤维强化树脂成型体的热塑性各向同性成型材料的预备赋形步骤而制造压制成型体的方法。进一步,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将预备赋形成型体通过冷压法进行成型并制造压制成型体的方法。
解决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帝人株式会社;东芝机械株式会社,未经帝人株式会社;东芝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39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括具有侧凸缘的辊的压延机
- 下一篇:塑料-金属接合部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