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静电纺丝来生产聚合物纳米纤维的方法、实施该方法的纺丝电极及配置有纺丝电极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74892.7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33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雅罗斯拉夫·伯兰;扬·瓦尔特拉;马丁·比莱克;J·斯克日瓦内克;O·巴特卡;戴维·卢卡斯;帕维尔·波科尔尼;T·卡劳斯;J·索库波娃;伊娃·科斯塔科娃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伯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D5/00 | 分类号: | D01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 11336 | 代理人: | 高伟;娄晓丹 |
地址: | 捷克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 纺丝 生产 聚合物 纳米 纤维 方法 实施 电极 配置 装置 | ||
1.一种纺丝电极,用于通过对聚合物溶液或聚合物熔体进行静电纺丝来生产聚合物纳米纤维,所述纺丝电极包括所述聚合物溶液或所述聚合物熔体的入口管,所述入口管终止于所述纺丝电极的顶面,所述顶面包括所述入口管的口部,其特征在于,围绕所述聚合物溶液或所述聚合物熔体的所述入口管的口部的至少一部分形成纺丝表面,其主要用于对放置在其上的所述聚合物溶液或所述聚合物熔体进行纺丝,所述纺丝表面在所述口部下方向下圆化,由此所述纺丝表面作为形成在所述聚合物溶液或所述聚合物熔体的所述入口管的外表面上的向下定向的收集表面而延续,由此所述收集表面主要用于从所述纺丝表面收集和撤回未纺丝的过量的聚合物溶液或聚合物熔体,其中所述纺丝表面在所述纺丝表面的每一点处弯曲并包括至少大部分所述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丝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溶液或所述聚合物熔体的所述入口管的管壁向外延伸向所述入口管的所述口部,由此围绕所述纺丝电极的管壁的延伸部分上的所述口部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有在所述口部下方向下圆化的所述纺丝表面,由此所述纺丝表面作为形成在所述聚合物溶液或所述聚合物熔体的所述入口管的外表面上的向下定向的收集表面而延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丝电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聚合物溶液或所述聚合物熔体的所述入口管的所述口部与所述纺丝表面之间形成有平面的、倾斜的、圆化的或尖角的输送表面,其向上定向到所述口部的上方或向下定向到所述口部的下方,其中所述输送表面作为所述纺丝表面而延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丝电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纺丝表面下方的所述聚合物溶液或所述聚合物熔体的所述入口管的至少一部分沿着其整个圆周覆盖有覆盖物,由此在所述聚合物溶液或所述聚合物熔体的所述入口管的外表面与所述覆盖物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用以收集和撤回所述聚合物溶液或所述聚合物熔体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丝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电极包括所述聚合物溶液或所述聚合物熔体的至少两个相互分离的所述入口管,由此围绕所述入口管中的每一个的口部的至少一部分布置有分离的纺丝表面,所述纺丝表面在所述口部的下方向下圆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纺丝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的纺丝表面在彼此下方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纺丝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的纺丝表面是同轴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丝电极,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聚合物溶液或所述聚合物熔体的所述入口管的外表面上的所述收集表面作为第二输送表面而延续,由此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送表面作为圆化的第二纺丝表面而延续,所述圆化的第二纺丝表面布置在比所述纺丝表面更大的外部直径上,至少沿着所述聚合物溶液或所述聚合物熔体的所述入口管的所述口部的圆周的一部分布置,并且所述圆化的第二纺丝表面具有比所述纺丝表面更小的圆化半径,由此所述第二纺丝表面作为第二收集表面而延续。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丝电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聚合物溶液或所述聚合物熔体的所述入口管的管壁的延伸部分上的所述纺丝表面在所述聚合物溶液或所述聚合物熔体的所述入口管的所述口部附近立刻开始,由此所述纺丝表面由至少两个圆化的纺丝子表面构成,所述至少两个圆化的纺丝子表面彼此相邻并且它们的圆化半径在远离所述聚合物溶液或所述聚合物熔体的所述入口管的所述口部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纺丝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表面的表面曲线由样条曲线形成,所述样条曲线即为与以间隔定义的多项式函数相对应的曲线。
11.根据权利要求2或9所述的纺丝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溶液或所述聚合物熔体的所述入口管的所述管壁的所述延伸部分是所述聚合物溶液或所述聚合物熔体的所述入口管的组成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伯西科技大学,未经利伯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489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功能化表面及其制备
- 下一篇:碳纤维的制造方法及连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