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布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74955.9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20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宫村哲矢;武田和亚希;田端正明;大森康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645 | 分类号: | H01R13/645;H01R13/641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9 | 代理人: | 侯聪 |
地址: | 日本国三重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布线 系统 | ||
提供一种能容易一并管理各个连接器的嵌合状态的车辆用布线系统以及用于管理各个连接器的嵌合状态的方法。布线系统具备多个连接器(C1‑C9),各个连接器包括第1连接器壳体(10)、第2连接器壳体(20)以及连接器识别部件(30)。第1连接器壳体(10)具有识别部件保持部,识别部件保持部对连接器识别部件(30)进行限制。第2连接器壳体(20)具有限制解除部,限制解除部只有在连接器壳体(10、20)彼此正常地嵌合时解除对连接器识别部件(30)的限制。各个连接器识别部件(30)保持有用于将其所属的连接器与其他连接器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置于汽车等车辆的布线系统,具备多个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用于在车辆的各处进行电连接的手段,广泛使用一种包括相互成对并能嵌合的一对连接器壳体的连接器。在这样的连接器中,确实地检测所述连接器壳体彼此是否完全嵌合,在确保高连接信赖性的情况下是重要的。
作为这样的具备嵌合检测功能的连接器,已知有专利文献1记载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具备能相互嵌合的一对连接器壳体和检测垫片,检测垫片能装卸地卡止于该一对连接器壳体中的一个连接器壳体。该一个连接器壳体以只有在其与另一个连接器壳体正常地嵌合的状态下能拔出所述检测垫片的方式解除所述卡止。因此,通过目视确认该检测垫片存在或者不存在,由此能够确认所述连接器壳体彼此是否进行了正常的嵌合。
在车辆的布线系统中,因为多个连接器分散在相互离开的位置,所以即使例如各个连接器使用具备如上述的嵌合检测功能的连接器,也存在在整个系统中一并管理各个连接器的嵌合状态困难这样的问题。具体地,在分散于各处的所有的连接器的嵌合结束后分别目视确认嵌合状态的作业并不容易,并且存在看漏或者相反地重复确认的可能性。另外,在由多个作业者分担进行该作业的情况下,各个信息的整理变得更加困难。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3-2970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多个连接器的车辆用布线系统,且能容易一并管理各个连接器的嵌合状态以及用于管理车辆用布线系统中的连接器嵌合状态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布线系统,其是被设置于车辆的布线系统,具备多个连接器。各个连接器包括:第1连接器壳体;第2连接器壳体,其通过与该第1连接器壳体嵌合而形成电连接状态;以及连接器识别部件,其被所述第1连接器壳体保持。所述第1连接器壳体具有识别部件保持部,该识别部件保持部对所述连接器识别部件进行保持,该识别部件保持部具有限制部,该限制部以阻止所述连接器识别部件从所述第1连接器壳体脱离的方式对该连接器识别部件进行限制。所述第2连接器壳体具有限制解除部,该限制解除部以只有在所述第1连接器壳体和所述第2连接器壳体正常地嵌合的情况下允许所述连接器识别部件脱离的方式解除所述限制部对所述连接器识别部件的限制,在所述第1连接器壳体和所述第2连接器壳体没有正常地嵌合的情况下不解除所述限制。所述连接器识别部件具有识别信息保持部,在该识别信息保持部保持有用于在所述多个连接器中将该连接器识别部件所属的连接器与其他连接器进行区别的识别信息。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管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准备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布线系统的步骤;在所述车辆用布线系统所包括的所述多个连接器的各自中使所述第1连接器壳体的识别部件保持部的限制部限制所述连接器识别部件的步骤;在各个所述连接器中通过所述第1连接器壳体和所述第2连接器壳体嵌合而解除由所述限制部进行的限制,从而回收从所述第1连接器壳体的识别部件保持部解脱的连接器识别部件的步骤;以及基于被回收的连接器识别部件的各自的所述识别信息保持部所保持的识别信息,来确定所述多个连接器中的所述第1连接器壳体和所述第2连接器壳体没有正常地嵌合的连接器的步骤。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49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