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密封薄膜的密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75536.7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36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M·弗朗茨;B·哈恩;M·凯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瑞堡密封系统德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3208 | 分类号: | F16J15/3208;F16J15/3212;F16J15/322;F16J15/3228;F16J15/3244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邓斐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密封 薄膜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系统(10),其具有两个机器部件(12,14),所述机器部件沿着或者围绕运动轴线(16)可相对运动地设置。两机器部件(12,14)中的一个机器部件构成密封保持结构(32)并且相应另一机器部件(12,14)构成密封面(24)。在密封保持结构(32)上或内设置有密封装置(20),该密封装置用于对构造在两个机器部件(12,14)之间的密封间隙(18)进行密封,所述密封装置(20)包括密封元件和相对该密封元件独立的预紧元件(22),密封元件借助该预紧元件沿着径向方向往相应另一机器部件(12,14)的密封面(24)上张紧。根据本发明,密封元件由可弹性变形的密封薄膜(26)构成。预紧元件(22)在密封薄膜侧构成压制结构(36),该压制结构这样地压入到密封薄膜(26)中,使得密封薄膜(26)以与预紧元件(22)的压制结构(36)相对应的接触压力延伸曲线(42)贴靠在密封面(24)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密封薄膜的密封系统。
背景技术
在实践当中,带有两个机器部件的密封系统是已知的,所述机器部件沿着或者围绕运动轴线可相对运动地设置,其中,两机器部件中的一个机器部件构成密封保持结构并且相应另一机器部件构成密封面。保持设置在密封保持结构上/内的密封装置用于对构造在两个机器部件之间的密封间隙进行动态密封,该密封装置包括密封元件和相对该密封元件独立的预紧元件,密封元件借助该预紧元件沿着径向方向往相应另一机器部件的密封面上张紧。
这种密封系统长期以来例如作为旋转密封系统而设立,其中,例如可转动地支承的旋转轴相对于壳体或者支承件被密封,亦或对于液压缸,还具有在缸筒内部引导的且可平移运动的活塞。
对于市场上可用的密封系统,特别是密封元件由于其在相应机器部件的密封面上的摩擦之故而受到磨损。这特别是涉及到密封元件的某些结构,这种结构对于密封装置的密封性能或者流体回送性能是重要的。密封部件或者说密封元件的较为大块的并因而机械负荷耐受能力较强的设计另外隐含了对于功能来说重要的结构过早磨损的风险。此外还存在着密封元件的热过载风险,因为不再能将运行中必然产生的摩擦热充分地导散。
由US 2 105 871 A已知一种旋转密封系统,其中,密封装置包括由皮革或者其他耐油材料构成的薄膜状密封元件,该密封元件密封地贴靠在一根可旋转地支承的轴的密封面上。在此,密封元件借助一个简单的蜗弹簧被压靠到轴的密封面上。这种结构形式固然能够实现在密封元件区域内改进的散热。但该密封系统却不那么适合于高压应用场合。此外,蜗弹簧的各个沿着轴的周向相继排列设置的螺旋圈(如果深究的话)只能彼此很小地间隔开,以保证密封装置的充分密封性能。由此无法实现密封装置的可靠的回退拖曳能力。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系统,该密封系统可以经济地制造并且其中密封装置在使用寿命得以提高的同时具有改善的回退拖曳能力
此目的通过具有一种密封系统得以实现,所述密封系统其具有两个机器部件,所述机器部件沿着或者围绕运动轴线可相对运动地设置,其中,这两个机器部件中的一个机器部件构成密封保持结构并且相应另一机器部件构成密封面;
具有保持在所述密封保持结构上/内的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用于将构造在所述两个机器部件之间的密封间隙动态地密封,其中,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密封元件和相对该密封元件独立的预紧元件,该密封元件借助该预紧元件沿着径向方向往相应另一机器部件的密封面上张紧,
其中,所述密封元件由可弹性变形的密封薄膜构成,
所述预紧元件在密封薄膜侧构成环凸形式的压制结构,所述环凸具有第一和第二型面,所述第一和第二型面相对密封面以不同的型面角α、β倾斜延伸地设置,并且,所述压制结构这样地压入到密封薄膜中,使得所述密封薄膜以与所述预紧元件的压制结构相对应的接触压力延伸曲线贴靠在所述密封面上,所述密封薄膜在未装配的状态中在两侧均具有平滑的表面,而无宏观构造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瑞堡密封系统德国有限公司,未经特瑞堡密封系统德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55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