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近场无线充电的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76142.3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13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阿利斯特·胡斯尼;迈克尔·A·利布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诺格思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5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张辛睿;姚开丽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近场 无线 充电 天线 | ||
1.一种无线充电设备,包括:
第一同轴结构,所述第一同轴结构包括第一外壳、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中的第一基板和设置在由所述第一基板限定的开口中的第一金属芯部;以及
第二同轴结构,所述第二同轴结构包括第二外壳、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中的第二基板和设置在由所述第二基板限定的开口中的第二金属芯部;
其中:
所述第一同轴结构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二同轴结构距所述第一同轴结构在阈值距离内时,通过所述第一基板将一个或多个射频信号传输到所述第一金属芯部;
所述第二同轴结构被配置为被来自所述第一同轴结构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射频信号激发,当所述第一同轴结构和所述第二同轴结构彼此处于所述阈值距离内时,所述一个或多个射频信号由所述第一金属芯部向所述第二金属芯部传输;以及,将所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射频信号转换为可用电力以向与所述第二同轴结构耦接的电子设备供电和/或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同轴结构位于充电设备中,所述第二同轴结构位于所述电子设备中,电力响应于所述电子设备的表面与所述充电设备的表面接触而进行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阈值距离小于1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同轴结构和所述第二同轴结构包括各自的平面表面,所述平面表面被构造为被定位成接近彼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各自的平面表面被定位成以相互平行的方式接近彼此。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超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中心位置形成所述第一金属芯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基板包括超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在所述第二基板的中心位置形成所述第二金属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还包括磁体,所述磁体被附接至所述充电设备和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每一个,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充电设备被朝向彼此牵引直到所述阈值距离内。
11.根据权利要求2或10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为可穿戴手表。
12.一种用于对无线充电系统中的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平面同轴结构包括第一外壳、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中的第一基板和设置在由所述第一基板限定的开口中的第一金属芯部;
第二平面同轴结构包括第二外壳、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中的第二基板和设置在由所述第二基板限定的开口中的第二金属芯部;
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同轴结构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二平面同轴结构距所述第一平面同轴结构在阈值距离内时,通过所述第一基板将一个或多个射频信号传输到所述第一金属芯部;
当所述第一平面同轴结构被置于所述第二平面同轴结构的阈值距离内时,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射频信号激发所述第一平面同轴结构,
当所述第一平面同轴结构和所述第二平面同轴结构彼此处于所述阈值距离内时,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射频信号由所述第一金属芯部向所述第二金属芯部传输;以及
将所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射频信号转换为可用电力以向与所述第二平面同轴结构耦接的电子设备供电和/或充电。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同轴结构位于充电设备中,所述第二平面同轴结构位于所述电子设备中,电力响应于所述电子设备的表面被置于所述充电设备的表面的预定接近距离内而进行传输,以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诺格思公司,未经艾诺格思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614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体扩散电极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无线功率输送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