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墨记录设备和喷墨记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78100.3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07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山根徹;毛利明广;本冈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01 | 分类号: | B41J2/01 |
代理公司: | 北京魏启学律师事务所 11398 | 代理人: | 魏启学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墨 记录 设备 方法 | ||
1.一种喷墨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图像形成单元,其在墨接收介质(41)上形成包含第一液体和着色材料的第一图像(42);
液体吸收构件(105a,205a),其具有与所述第一图像(42)接触并且从所述第一图像(42)吸收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液体的多孔体;和
液体回收装置(15),其回收所述多孔体中吸收的所述第一液体,
其中所述多孔体具有作为与所述第一图像(42)接触的一侧的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并且所述多孔体的第二表面的平均孔径大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平均孔径,并且
所述液体回收装置(15)包括向所述多孔体的所述第二表面喷射气体以从所述第二表面挤出所述第一液体的气体喷射构件(11),并且,从所述气体喷射构件(11)喷射的气体的喷射方向向相对于所述第二表面的垂直方向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所述液体回收装置(15)包括贮存由所述气体喷射构件(11)挤出的所述第一液体的液体贮存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所述液体吸收构件(105a,205a)是可与所述墨接收介质(41)的移动联动地移动并且能够使用所述液体回收装置(15)重复地回收液体并且与所述墨接收介质(41)上的第一图像(42)接触的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所述气体喷射构件(11)是具有用于线性地喷射加压空气的狭缝的气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从所述气体喷射构件(11)喷射的气体的喷射方向为从与所述第二表面垂直的方向沿与所述液体吸收构件(105a,205a)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的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将所述气体喷射构件(11)的气体喷射口配置在与所述第二表面相距5mm以下的距离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所述多孔体的气体喷射至其的所述第二表面为沿重力方向向下的表面,并且所述气体喷射构件(11)沿重力方向从下侧向上侧喷射气体。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所述液体贮存构件贮存从所述多孔体的所述第二表面挤出的所述第一液体以液滴分离的回收液。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所述液体贮存构件包括与从所述多孔体的所述第二表面挤出的液体接触并且吸收所述液体的吸收体。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所述液体贮存构件包括具有向所述多孔体的所述第二表面开口的开口部的腔室,并且所述气体喷射构件(11)包括在所述腔室内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所述多孔体的所述第一表面的平均孔径为10μm以下。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液体包含水,所述多孔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为与水的接触角为90°以上的拒水性材料,并且所述多孔体的所述第一表面压向所述第一图像(42)并且与所述第一图像(42)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所述液体吸收构件(105a,205a)具有以所述多孔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作为外侧和所述第二表面作为内侧的带形状,
所述喷墨记录设备包括液体吸收装置,所述液体吸收装置包括所述带形状的液体吸收构件、张紧所述带形状的液体吸收构件并且能够与所述墨接收介质(41)的移动联动地输送所述带形状的液体吸收构件的输送构件、和将所述带形状的液体吸收构件压向所述第一图像(42)的按压构件,并且
所述液体回收装置(15)的所述气体喷射构件(11)和所述液体贮存构件包括在所述带形状的液体吸收构件的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810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