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附接装置和家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79476.6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01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罗伯特·达尔斯坦;米卡埃尔·卡尔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家供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2/24 | 分类号: | F16B12/24;A47B96/06;F16B12/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董敏;王艳江 |
地址: | 瑞士普***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家具 | ||
本公开涉及附接装置,该附接装置适于将第一家具部件连接至第二家具部件。该附接装置包括第一附接部件和第二附接部件,该第一附接部件适于沿着第一轴线插入所述第一家具部件的凹部中,该第二附接部件适于通过沿着第二轴线的相对运动插入所述第二家具部件中的凹部中。该第二附接部件包括至少一个长形脊部,所述至少一个长形脊部具有在脊部平面中延伸的长度和高度,该脊部平面具有相对于第一轴线形成角度的法线,该角度小于3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长形脊部形成在第二附接部件的顶部表面和/或侧表面上。本公开还涉及家具,该家具包括第一家具部件、第二家具部件和附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附接装置,该附接装置适于将第一家具部件连接至第二家具部件。该附接装置包括第一附接部件和第二附接部件,该第一附接部件适于通过第一附接部件与第一家具部件之间的在沿着第一轴线延伸的第一插入方向上的相对运动插入所述第一家具部件中的凹部中;该第二附接部件适于通过第二家具部件与附接装置之间的在沿着第二轴线延伸的第二插入方向上的相对运动插入所述第二家具部件中的凹部中,第二轴线至少具有与第一轴线正交的主要分量。
本发明还涉及家具,该家具包括第一家具部件、第二家具部件和附接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具有适于将家具部件连接至彼此的单独的附接装置。在书架中使用了一个这样的示例来将搁板连接至书架的两个相对的侧壁。这两个侧壁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多个孔。四个销(形成附接装置)在对应高度上插入孔中使得相应的销的一部分暴露并从相应的侧壁的内侧表面向内延伸。搁板然后从上方安装以使得搁板搁置在销的暴露的部分上。搁板可以设置有在搁板的下侧中形成的凹部以防止搁板从书架滑出。
在设计附接装置时,设计师会平衡诸如制造成本、使用者友好性、稳定性和强度之类的许多不同的设计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附接装置。该改进可能涉及上述设计标准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标准和/或涉及在说明书中提及的或者与通常用于第一家具部件至第二家具部件的连接的附接装置的实用性相关联的其他设计标准。
该目的已经通过在说明书的介绍部分中指出的类型的附接装置实现,其中,第二附接部件包括至少一个长形脊部,所述至少一个长形脊部具有在脊部平面中延伸的长度和高度,其中,脊部平面具有与第一轴线形成角度的法线,该角度小于3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长形脊部形成在第二附接附件的顶部表面和/或侧表面上,该顶部表面适于面向第二家具部件并且侧表面适于从顶部表面沿具有平行于第二插入方向的分量的方向延伸,并且其中,第一附接部件构造成插入所述第一家具部件中的凹部中从而允许第二附接部件在第一附接部件在凹部中的插入期间并且优选地还在第一附接部件与凹部之间的锁定效果的提供期间保持第二附接部件关于第一轴线的取向。
可以注意到的是,第二轴线至少具有与第一轴线正交的主要分量。第一轴线可以相对于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彼此正交时所沿的虚拟方向以角度γ延伸。该角度γ可以是小角度,例如考虑到当第二家具部件承受载荷时,第一附接部件可能具有在内部移动或使凹部的内部变形由此略微改变附接装置相对于第一家具部件的取向的倾向。角度γ可以例如选择成使得当第一家具部件与第二家具部件彼此附接时,第一附接部件的纵向延伸部变得与加载方向正交。加载方向通常平行于第二方向。考虑到家具部件以非正交的相对运动连接的家具的设计,角度γ可以选择成直到45°。认为合适的是,第二轴线至少具有与第一轴线正交的主要分量以在第一家具部件与第二家具部件之间提供期望的锁定效果。
可以注意到的是,可以使用小于30°的角度(该角度可以由角度β和β’构成)以在由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限定的平面中提供角度β,并且在由第一方向和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形成的平面中提供角度β’。
角度β可以例如用于提供锁定效果,这是由于当第二家具部件被安装时,脊部将倾向于减小角度β,角度β的减小可以用于将第一附接部件锁定在第一家具部件的凹部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家供应有限公司,未经宜家供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94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