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放电加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79599.X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27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中川孝幸;高田智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H1/02 | 分类号: | B23H1/02;B23H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电 加工 | ||
线放电加工机利用通过在线电极和被加工物之间施加的加工电压而引起的放电对被加工物进行加工,该线放电加工机具有:极间电压检测部,其对线电极和被加工物之间的极间电压进行检测;频率提取部(1421),其基于极间电压的检测值,对线电极的振动的频率进行提取;以及第1增益处理部(1423),其以下述方式对在极间电压的指令值的比例积分控制中使用的第1增益进行校正,即,关于极间电压的检测值和极间电压的指令值之差与线电极进给速度之比,线电极的振动的频率越大则取越大的值,线电极的振动的频率越小则取越小的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线电极和被加工物之间发生放电而对被加工物进行加工的线放电加工机。
背景技术
线放电加工机具有极间控制系统,该极间控制系统为了对线电极和被加工物之间的极间距离进行控制,对与极间距离存在相关性的极间电压进行测量,对线电极和被加工物的相对位置进行控制,以使得极间电压的值与指令值一致。关于线电极和被加工物的相对位置的控制,存在下述方法:使线电极向静止的被加工物接近的方法、使被加工物向静止的线电极接近的方法、和通过移动方向而对两者区分使用的方法。
如果线电极和被加工物接触,即发生短路,则仅电流流动,在两者之间不发生放电。另外,在极间距离长的情况下也不发生放电。因此,在线放电加工中,通过持续保持为了进行放电而最佳的距离,从而能够提高放电发生的频度。为了保持极间距离,在极间距离短的情况下以快速地使极间距离变长的方式进行动作、在极间距离长的情况下以变短的方式进行动作是有效的。
在使被加工物静止不动而使线电极移动的情况下,相对于线引导部的行进,会发生线电极的上下方向的中心位置与线引导部相比延迟的现象。由于相对于线引导部的移动而线电极的高度方向的中央部延迟,因此线电极以与从500Hz至1kHz左右的线电极的固有振动不同的频率进行振动。下面,将线电极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相对于线引导部的移动而延迟所产生的与固有振动频率不同的频率下的线电极的振动简称为线电极的振动。由于线电极的振动,在极间电压发生变动,但如果上下的线引导部的间隔变大,则线电极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的延迟变得更大,因此迅速的控制变得困难。
另外,如果线放电加工机的极间控制系统将极间距离接近的动作变得过量,则线电极和被加工物接触,在两者之间无法发生电弧放电。在线电极的延迟小的情况下,使线电极快速地移动的方式能够提高放电发生频度,在线电极的延迟大的情况下,减慢线电极的移动的方式能够防止短路状态和开路状态的重复而提高放电发生频度。极间控制系统使极间电压的指令值和极间电压的检测值之差乘以增益而对线电极进给速度进行计算,但通过对该增益进行变更而对响应性进行调整。
根据加工状态而存在最佳的增益,但以往需要通过用户的感觉而进行调整等的经验。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根据加工状况的量而对包含增益在内的加工条件进行变更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7-414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即使线的移动的振幅即在将短路状态和开路状态重复的情况下线电极或被加工物移动的范围相同,根据线电极径及线电极材料,振动状态也不同。因此,如果线电极的振动的频率即线电极和被加工物重复短路状态和开路状态的频度高,则即使加快线电极进给速度,线电极的振动也难以变大,但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发明,虽然考虑线电极的移动的振幅,但没有考虑线电极的振动的频率。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能够考虑线电极的振动的频率而对反馈控制的内容进行变更的线放电加工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95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齿部加工机
- 下一篇:基于电磁感应熔化的非爆炸性释放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