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充电方法、无线充电终端及充电底座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79942.0 | 申请日: | 2016-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48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奎;郑立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12 | 分类号: | H02J50/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王仲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充电 方法 终端 底座 | ||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无线充电终端(1)及充电底座(2)。无线充电终端(1)包括终端线圈(14),用于与充电底座(2)通过电磁感应为所述无线充电终端(1)充电;终端温度传感器(13),用于获取无线充电终端(1)的温度;终端处理器(11),用于当温度超过预设的关机温度阈值时,向终端线圈控制器(12)发送关机通知;终端线圈控制器(12)用于接收该关机通知,并向充电底座(2)发送停止充电指令,以使得充电底座(2)中断与终端线圈控制器(12)的通讯,以停止充电;终端处理器(11)控制无线充电终端(1)关机。由于温度检测过程,在温度过高时会停止充电并自动关机,充电底座(2)停发信息使得无线充电终端(1)不会被激活开机,从而能够在关机状态下降温,解决无线充电过程中发热量大导致设备反复重启很可能引发事故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方法、无线充电终端及充电底座。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有线充电的线缆束缚越来越在意,借此无线充电技术得以高速发展。
现有的无线充电多采用电磁感应式充电方式,其充电效率绝大部分不超过60%,并且在充电的过程中,至少40%的能量直接转化为热量,再加上60%的有效能量在充电过程中绝大部分也会转化成热量,使得充电过程中的发热问题非常突出;另外,由于无线充电终端的设备本身比较小,热耗不容易散发出去,尤其是支持无线充电的可穿戴产品,在充电过程中热问题更为突出。
此外,由于很多可穿戴设备都不支持关机充电,在环境温度高的情况下,采用无线充电会使得可穿戴设备的温度迅速升高到关机临界温度,在不支持关机充电的情况下,只要可穿戴设备放在通电的充电底座上,可穿戴设备就会重新开机,由于开机阶段热耗很严重,会使得可穿戴设备温度进一步升高,从而可穿戴设备又会由于温度过高关机,而由于可穿戴仍旧在通电的充电底座上,会再次开机,从而导致可穿戴设备反复重启,温度持续升高,最终很可能引发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方法、无线充电终端及充电底座来解决现有技术无线充电过程中发热量大导致设备反复重启很可能引发事故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终端,该无线充电终端内设有终端线圈、与该终端线圈连接并用于控制该终端线圈的终端线圈控制器、与终端线圈控制器连接的终端处理器以及与终端处理器连接的终端温度传感器,该终端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该无线充电终端的温度,在无线充电的过程中,终端线圈主要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方面是通过与充电底座的电磁感应在终端线圈中产生电流为无线充电终端充电,另一方面该终端线圈也是一个接收器,能够接收充电底座发出的指令,具体的,在无线充电的过程中,当终端处理器发现终端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超过预设的关机温度阈值时,会向终端线圈控制器发送关机通知,而终端线圈控制器会根据该关机通知产生停止充电指令,并通过终端线圈将该停止充电指令发送给充电底座,使得充电底座能够根据该停止充电指令中断与终端线圈控制器的通讯,以达到停止充电,随后,无线充电终端会在终端处理器的控制下关机。可以看出,由于无线充电终端会一直采集自身温度,当自身温度达到关机温度阈值时,会向终端线圈控制器发送关机通知,表示无线充电终端准备关机了,之后终端线圈控制器会向充电底座发送停止充电指令,使得无线充电断开,类似有线充电过程拔掉数据线,使得在关机之前或者关机的同时充电底座就会停止充电,且充电底座不会向无线充电终端发送任何信息,因此无线充电终端不会被激活开机,从而能够关机状态下降温,进而解决现有技术无线充电过程中发热量大导致设备反复重启很可能引发事故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线圈控制器发送停止充电指令的过程是首先由终端线圈控制器接收关机通知,之后由终端线圈控制器通过终端线圈向充电底座发送停止充电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线圈控制器还接收来自充电底座的恢复充电指令,而后终端控制器会根据恢复充电指对无线充电终端进行开机。可以看出,终端何时开机是由充电底座何时恢复充电而定的,充电底座在决定恢复充电后便向终端发送回复充电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99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