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构建轮胎的工艺和成套装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80094.5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83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G·洛普雷斯蒂;G·曼奇尼;M·马尔基尼;G·波尔蒂纳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20 | 分类号: | B29D30/20;B29D30/36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秦振 |
地址: | 意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构建 轮胎 工艺 成套 装备 | ||
1.一种用于构建轮胎的工艺,所述工艺包括:
布置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和一对环形锚固结构的胎体套筒(19);
将环形成形鼓(30)置于径向收缩的第一操作状态;
将所述胎体套筒(19)布置在所述成形鼓(30)的径向外部位置;
在所述成形鼓(30)定位在所述胎体套筒(19)内部的同时,抵靠环状对照元件(43)的至少一个径向内表面(43a)环形地成形所述胎体套筒(19),其中在成形期间,所述环状对照元件在所述胎体套筒上施加径向容纳作用,该径向容纳作用围绕所述胎体套筒的周向延伸部施加,使得所述胎体套筒(19)的根据拱形轮廓的横截面的径向扩张被抑制;
将所述成形鼓(30)扩张直至径向扩张的第二操作状态;
将已环形地成形的胎体套筒(19)联接至处于所述第二操作状态的成形鼓(30);
将联接至所述胎体套筒(19)的所述成形鼓(30)布置在至少一个附加部件施加装置(54)附近,所述至少一个附加部件施加装置用于将附加部件施加在所述胎体套筒(19)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还包括:在成形所述胎体套筒(19)之前,将所述环状对照元件(43)布置在围绕所述胎体套筒(19)的径向外部位置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艺,其中,在所述成形鼓(30)已经同轴地插入所述胎体套筒本身之后,将所述环状对照元件(43)围绕所述胎体套筒(19)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成形鼓(30)的扩张操作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胎体套筒(19)的成形操作的至少一部分同时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艺,其中,在所述第二操作状态下,所述成形鼓(30)的径向外表面(S)与抵靠所述环状对照元件(43)的已成形的胎体套筒(19)的径向内表面成接触关系地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艺,其中,在所述成形鼓(30)扩张期间,所述成形鼓(30)的外表面至少在达到径向扩张的第二操作状态之前与所述胎体套筒(19)保持间隔开。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艺,其中,在达到所述第二操作状态时,所述成形鼓(30)的外表面实现与所述胎体套筒(19)的径向内表面的接触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艺,其中,在成形操作结束时,所述胎体套筒(19)的内表面达到的最大直径大于由所述成形鼓(30)的外表面(S)在第二操作状态下达到的最大直径(D2)。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艺,其中,在达到所述第二操作状态时,至少在所述成形鼓本身的赤道面(E)中所述成形鼓(30)的径向外表面(S)距抵靠所述环状对照元件(43)的已成形的胎体套筒(19)的径向内表面的距离不大于2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艺,其中,在达到所述第二操作状态时,所述成形鼓(30)的径向外表面与抵靠所述环状对照元件(43)的已成形的胎体套筒(19)的径向内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能够在所述成形鼓(30)的赤道面(E)处检测到。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艺,还包括:与所述胎体套筒(19)的成形操作同时地进行所述环状对照元件(43)的径向扩张操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环状对照元件(43)的径向扩张通过所述环状对照元件(43)的弹性变形而发生。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环状对照元件(43)的径向扩张通过所述成形鼓(30)在达到第二操作状态时施加的径向推力的作用而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未经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009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轮胎的硫化装置
- 下一篇:切断装置以及使用其的帘布切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