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3D打印的物体的容器以及使用该容器冷却和从3D打印机取出制造的物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80400.5 | 申请日: | 2016-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22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泽维尔·阿隆索;伊斯梅尔·昌克隆;马克·莫罗斯;马克·尼古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主分类号: | B29C64/321 | 分类号: | B29C64/321;B29C37/00;B29C35/16;B22F3/105;B33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梁洪源;康泉 |
地址: | 美国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打印 物体 容器 以及 使用 冷却 打印机 取出 制造 方法 | ||
公开了一种用于从3D打印机接收制造的物体(160)的容器(140)。还公开了一种使用该容器(140)冷却和取出3D打印的物体的方法。所述容器具有形成容器的侧面的壁、延伸至容器的侧面的顶部、用于连接至真空源的连接器(142)和闸床构件(150)。容器的下部具有支撑构件,以可滑动地接纳闸床构件(150),从而形成容器的基底。闸床构件在有孔配置与封闭配置之间选择性地可配置,有孔配置具有多个通孔(152),以允许空气和/或构造材料通过,在封闭配置中,通孔关闭,以便防止构造材料落到容器外。
背景技术
公开了用于3D打印的物体的容器。一旦3D物体被打印,剩下的就是冷却。冷却过程可能会花费很多个小时,通常为30至35个小时。在此期间,3D物体可能会占据打印机,导致打印周期的低效。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A示意性地图示三维(3D)打印系统的示例;
图1B示意性地图示图1A的示例的材料管理站;
图1C示意性地图示图1B的示例的材料管理站的工作区域;
图2A示意性地材料管理站的一个示例的内部回路图;
图2B是示意性地图示用于图2A的材料管理站内部回路的阀门设置信息的表格;
图2C示意性地图示图2A的材料管理站内部回路的罐中所使用的构造材料捕集器几何形状;
图3示出自然冷却过程的示例;
图4示出快速冷却过程的示例;
图5示出手推车和容器的示例;
图6示出快速冷却过程的另一示例;并且
图7示出手推车和容器的另一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A中所示,根据一个示例的三维(3D)打印系统100(或增材制造系统)包括:手推车102、3D打印机104、以及材料管理站106。材料管理站106管理构造材料。
手推车102被设置为插入打印机104中的对接位置(docking position),以允许打印机104在手推车102内生成3D物体。手推车还被设置为(在不同时刻)还插入材料管理站106中的对接位置107。可以在3D打印过程之前将手推车102对接(dock)在材料管理站106中,以在准备后续3D打印过程时为手推车装载构造材料。
被装载至手推车中的构造材料可以包括来自一个或多个之前打印过程循环使用的构造材料或回收的构造材料、新构造材料、或者新构造材料与循环使用的构造材料的一部分。一些构造材料可以是不可循环使用的,并且因此在该情形中,将没有回收的构造材料被用于装载手推车。构造材料可以是或包括例如粉末金属材料、粉末复合材料、粉末陶瓷材料、粉末玻璃材料、粉末树脂材料、粉末聚合物材料等。在其中构造材料是粉末基构造材料的一些示例中,术语粉末基材料意在包括干式和湿式粉末基材料两者、颗粒材料以及粒状材料。应该理解,本文所述的示例不限于粉末基材料,并且如果恰当地具有合适的改性,则可以使用其他合适的构造材料。在其他示例中,构造材料可以例如采取小球的形式,或者构造材料的任何其他合适的形式。
返回图1A,手推车102也可以对接在材料管理站106(图1A中示出未与手推车102对接)中的对接位置107中,以在手推车102已经用于3D打印制造过程中之后,清洁手推车102的至少一些部件。清洁过程可以包括回收并在材料管理站106中存储来自之前打印作业的未熔合构造材料,以用于后续重新使用。在3D打印过程期间,可以熔合所供应的构造材料的一部分以形成3D物体,而同时,取决于所使用的构造材料的类型,所供应的构造材料的剩余部分可以保持未熔合并且有可能可循环使用。可以由材料管理站106在存储以用于循环之前,执行未熔合构造材料的一些处理,以例如减少凝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未经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04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构建材料容器
- 下一篇:增材制造系统泄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