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将IoT控制界面从IoT控制器扩展到用户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81133.3 | 申请日: | 201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5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L·弗尔马;V·拉维德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12/2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周敏;陈炜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器 控制界面 用户设备 输入反馈 可显示 无线媒体 会话 设备接收信息 用户设备显示 控制器用户 通信接口 信道发送 媒体流 物联网 发送 关联 | ||
在一实施例中,物联网(IoT)控制器通过IoT通信接口从IoT设备接收信息。IoT控制器建立与用户设备的无线媒体呈现会话,其中该IoT控制器充当源并且该用户设备充当阱。IoT控制器生成用于IoT设备的可显示IoT控制界面,并在无线媒体呈现会话的媒体流内向用户设备发送该可显示IoT控制界面。用户设备显示该可显示IoT控制界面,并通过用户输入反馈信道发送IoT控制器用户输入反馈。IoT控制器基于该用户输入反馈来确定是否要修改与至少一个IoT设备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设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16年2月9日提交的题为“EXTENDING AN IOT CONTROLINTERFACE FROM AN IOT CONTROLLER TO A USER DEVICE(将IoT控制界面从IoT控制器扩展到用户设备)”的美国临时申请No.62/293,305的权益,该临时申请由与本主题申请相同的发明人作出,被指派给本主题申请的受让人并由此通过援引整体明确纳入于此。
技术领域
各实施例涉及将物联网(IoT)控制界面从IoT控制器扩展到用户设备。
背景
因特网是使用标准网际协议套件(例如,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际协议(IP))来彼此通信的互联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的全球系统。物联网(IoT)基于日常对象(不仅是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能经由IoT通信网络(例如,自组织(ad-hoc)系统或因特网)可读、可识别、可定位、可寻址、以及可控制的理念。
数个市场趋势正推动IoT设备的开发。例如,增加的能源成本正推动政府在智能电网以及将来消费支持(诸如电动车辆和公共充电站)中的战略性投资。增加的卫生保健成本和老龄化人口正推动对远程/联网卫生保健和健康服务的开发。家庭中的技术革命正推动对新的“智能”服务的开发,包括由营销‘N’种活动(‘N’play)(例如,数据、语音、视频、安全性、能源管理等)并扩展家庭网络的服务提供者所进行的联合。作为降低企业设施的运作成本的手段,建筑物正变得更智能和更方便。
存在用于IoT的数个关键应用。例如,在智能电网和能源管理领域,公用事业公司可以优化能源到家庭和企业的递送,而同时消费者能更好地管理能源使用。在家庭和建筑物自动化领域,智能家居和建筑物可具有对家庭或办公室中的几乎任何设备或系统的集中式控制,从电器到插电式电动车辆(PEV)安全性系统。在资产跟踪领域,企业、医院、工厂和其他大型组织能准确跟踪高价值装备、患者、车辆等的位置。在卫生和健康领域,医生能远程监视患者的健康,同时人们能跟踪健康例程的进度。
如此,在不久的将来,IoT技术的持续增进的发展将导致家中、车辆中、工作中、和许多其它位置处用户周围的众多IoT设备。至少部分地由于潜在大量的异构IoT设备以及可被用在受控IoT网络内的其他物理对象,它们可彼此交互和/或按许多不同方式来使用,一般需要良好定义且可靠的通信接口来连接这些各种异构IoT设备,使得各种异构IoT设备能被适当地配置、管理、并且彼此通信以交换信息。
存在用于在本地无线网络(例如,基础设施无线局域网(WLAN)等)上流送媒体(例如,视频、音频等)的各种协议。一个示例是Miracast版本R1(下文称为“Miracast-R1”),其定义了一种协议,源设备(下文称为“源”,诸如UE,如电话、膝上型设备等)可通过该协议使用WiFi直连连接来连接至外部显示设备(称为阱设备或“阱”)。Miracast-R2是Miracast的较新版本,其当前正在开发中并且正考虑支持多个源连接至单个阱(多对一)以及单个源连接至多个阱(一对多)。
概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11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