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的HARQ反馈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81361.0 | 申请日: | 2016-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4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A·贝里斯特伦;N·维贝里;M·赫斯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1/16;H04L1/12;H04L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于静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无线电接入节点 下行链路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蜂窝通信系统 定时偏移量 第一子帧 无线设备 子帧 传送 调度 反馈 网络 | ||
公开了用于提供高效的下行链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的系统和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蜂窝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设备的操作的方法包括在第一子帧T中从无线电接入节点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HARQ的定时偏移量K的指示。该方法还包括在子帧T+K中向无线电接入节点传送下行链路HARQ反馈。以这种方式,HARQ反馈可以由网络直接调度,这进而能够实现高效的HARQ反馈。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2月9日提交的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2/293,148和于2016年2月16日提交的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2/295,722的权益,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以他们的整体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蜂窝通信网络中的下行链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
背景技术
先进天线系统(AAS)是近年来技术已经显著发展并且预见到未来若干年中快速的技术发展的领域。因此,自然地假设通常AAS和尤其是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传输和接收将成为未来第五代(5G)蜂窝通信系统的基石。
波束成形已经变得越来越流行和有能力,因此,自然地使用波束成形不仅用于数据的传输而且用于控制信息的传输。这是称为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的长期演进(LTE)中的(相对)新的控制信道背后的一个动机。当波束成形用于控制信道时,由于附加的天线增益所提供的增加的链路预算,可以降低传送开销控制信息的成本。可能在比现在的LTE标准所可能的更大的程度上,这是一个很好的特性,对于5G来说该特性也是期望的。
对于当今LTE中的下行链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传输,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上或取决于UE是否已经被调度上行链路PUSCH传输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上从用户设备装置(UE)向网络传送HARQ反馈。此后,网络可以在个体的HARQ进程的基础上得出关于该进程的最后HARQ接收是否成功(确认/否定确认(ACK/NACK))或者甚至下行链路分配接收是否失败(不连续传输(DTX))的结论。
LTE中所传送的HARQ反馈的定时是这样的:对于频分双工(FDD),如果针对HARQ的接收进程的相应的下行链路传输是在子帧n中,则在子帧n+4中在上行链路中接收来自一个HARQ接收进程的反馈。因此,下行链路传输和对应的HARQ反馈之间的延迟总共为4毫秒(ms)。对于时分双工(TDD),从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到上行链路反馈接收的延迟可以大于4ms(或等效地4个子帧),以便适应半双工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分离。
对于5G,HARQ反馈将作为xPUCCH上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的一部分来传送。如本文所使用的,“xPUCCH”是一个术语,其用于指代未来一代蜂窝通信网络(例如,5G)中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可以在一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上传送上行链路控制信道-xPUCCH。该信道将通过以下任一方式提供有限数量的比特(例如,1到4个信息比特):具有多个固定格式(类似于LTE PUCCH格式1/1a/1b)或具有一个单个格式,仍然允许灵活数量的信息比特。关于使用针对灵活数量的信息比特的单个格式,可能可以用较少使用信息比特来改善性能,因为这允许未使用的信息比特用作短训练序列。此外,类似于LTE,假设将存在从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控制信道元素(CCE)到UCI CCE的隐式映射。
现有的HARQ技术不是100%可靠,是不灵活的,并且消耗大量资源。因此,需要改进的HARQ技术,特别是适用于未来一代蜂窝通信网络(例如5G蜂窝通信网络)的HARQ技术。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未经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13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