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82437.1 | 申请日: | 2016-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22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闫云飞;赵晗;冯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J14/02 | 分类号: | H04J14/02;G02B6/293;G02B6/27 |
代理公司: | 11274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申健<国际申请>=PCT/CN2016/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阵列 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 输入光束 输出端口 子光束 路由 波长色散 输入组件 光通信技术领域 第一开关 输出组件 行开关 重定向 光通信 色散 应用 | ||
一种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该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包括:输入组件(101)、第一波长色散组件(102)、第一重定向组件(103)、包括M+P行开关单元的第一开关阵列(104)、第二开关阵列(105),第三开关阵列(106),输出组件(107)。从输入组件(101)输入的M+P个输入光束经第一波长色散组件(102)色散后得到M个输入光束的子光束和P个输入光束的子光束,且M个子光束的部分子光束分别经过第一、第二、第三开关阵列(104,105,106)路由至N个输出端口;部分子光束分别经过第一、第二、第三开关阵列(104,105,106)路由至Q个输出端口;P个输入光束的子光束分别经过第一、第二、第三开关阵列(104,105,106)路由至N个输出端口。该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应用在光通信的过程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光通信网络中,位于多个环网相切处的光网络节点需要处理将波分复用光束交换到其他维度的维度交换业务、将从下层汇聚到本节点的光束交换到目标维度的上波业务以及将其他维度的需要与本节点通信的光束交换到本节点的下波业务等。为了能够同时处理上述业务,在光网络节点处一般采用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Reconfigurable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ROADM)。
目前,存在多种结构的ROADM,以实现光网络节点之间的交叉和连接。例如,已知一种N*M ROADM,其包括M个输入端口、N个输出端口以及两级开关阵列,其中,M个输入端口用于输入WDM光束,第一级开关阵列包括M*K(M行,K列)个开关单元,用于对WDM光束的子光束进行光路处理,使处理过的子光束传输到第二级开关阵列的开关单元上,第二级开关阵列包括N个二维排列的开关单元,用于将经过第一级开关阵列处理的子光束输出到N个输出端口。由于第二级开关阵列呈二维排列,该N*M ROADM可以实现更多的输出端口,但是受限于配置结构和光路设计,该N*M ROADM只能实现下波功能,如果需要同时实现上下波和维度间交换的功能,需要N*M RODAM与其他光学器件进行组合,从而在规模、体积和成本方面都不能满足光网络高集成度、高交叉能力以及低成本的要求。
亟需一种ROADM,即能实现高集成化,又能提高光网络节点的交叉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以能实现高集成化,又能提高光网络节点的交叉能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包括:输入组件,包括M+P个输入端口,其中M个输入端口用于维度输入,P个输入端口用于上波,所述输入组件用于将所述M+P个输入端口接收的输入光束输出至第一波长色散组件,其中,所述M和P的取值均为正整数;
第一波长色散组件,用于接收所述M个输入端口输出的M个输入光束,并将所述M个输入光束进行色散,得到所述M个输入光束的子光束;还用于接收所述P个输入端口输出的P个输入光束,并将所述P个输入光束进行色散,得到所述P个输入光束的子光束;
第一重定向组件,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波长色散组件输出的所述M个输入光束的子光束,并将所述M个输入光束的子光束重定向至第一开关阵列中的M行开关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波长色散组件输出的所述P个输入光束的子光束,并将所述P个输入光束的子光束重定向至所述第一开关阵列中的P行开关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24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