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82493.5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18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福田龙一郎;儿岛克典;五行由磨 | 申请(专利权)人: | 昭和电工材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 | 分类号: | H01M10/052;H01M4/485;H01M4/505;H01M4/525;H01M10/0569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钟晶;金鲜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 二次 电池 | ||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具备:包含锂锰镍复合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负极、以及电解液,所述电解液包含碳酸二甲酯作为非水溶剂,充电终止电压为3.4V~3.8V的范围内,并且放电终止电压为2.0V~2.8V的范围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二次电池是高能量密度的二次电池,利用其特性而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等便携设备的电源。
近年来,为了作为进行高性能化和小型化的电子设备用电源、电力储存用电源、电动汽车用电源等来使用,要求能量密度更高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作为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的方法,例如有在正极中使用显示高工作电位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方法。目前,作为显示高工作电位的正极活性物质,已知LiNi0.5Mn1.5O4等锂锰镍复合氧化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8514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15800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816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正极活性物质使用锂锰镍复合氧化物的情况下,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初期容量和充放电循环特性有时下降。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发明,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正极包含锂锰镍复合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并且初期容量和充放电循环特性优异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具体方法包含以下实施方式。
<1>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具备:
包含锂锰镍复合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
负极、以及
电解液,
上述电解液包含碳酸二甲酯作为非水溶剂,
充电终止电压为3.4V~3.8V的范围内,并且放电终止电压为2.0V~2.8V的范围内。
<2>根据<1>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上述放电终止电压为2.6V~2.8V的范围内。
<3>根据<1>或<2>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上述碳酸二甲酯的含有率相对于上述非水溶剂的总量超过70体积%。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上述负极包含锂钛复合氧化物作为负极活性物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正极包含锂锰镍复合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并且初期容量和充放电循环特性优异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18650型(圆筒型)锂离子二次电池的一个例子的立体截面图。
图2是表示层压型锂离子二次电池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构成图2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极组的正极板、负极板和隔膜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其构成要素(也包含要素步骤等)除了特别明示的情况以外都不是必须的。关于数值及其范围也同样,并不限制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昭和电工材料株式会社,未经昭和电工材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24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