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鉴定用片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82513.9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7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井元崇;西尾昭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5/1172 | 分类号: | A61B5/1172;C09J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合片 支撑片 粘合剂层 层叠结构 证据能力 基材层 粘附 剥离 采集 | ||
本发明的鉴定用片(X1)具备支撑片(10)及粘合片(20)。在支撑片(10)标记有识别标记(M1)。粘合片(20)具有包含基材层(21)及粘合剂层(22)的层叠结构。粘合剂层(22)相对于支撑片(10)可粘附/剥离。另外,在粘合片(20)标记有识别标记(M2)。这样的鉴定用片(X1)适于对所采集的鉴定资料持续确保证据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用于鉴定资料的采集、保持的鉴定用片。
背景技术
在犯罪现场等,有时采集作为鉴定对象的指纹、毛发等鉴定资料。其采集有时使用所谓鉴定用片。鉴定用片例如包含衬纸和具有粘合面且贴合于衬纸的透明粘合片。在衬纸的与透明粘合片处于相反侧的一面设置有用于记录鉴定资料的采集相关的各种信息的记录栏。
在使用这样的鉴定用片采集鉴定资料时,将透明粘合片从衬纸上剥离后,使鉴定资料附着于该粘合片的粘合面。在采集残留于犯罪现场等的遗留指纹中用肉眼看不到的潜在指纹作为鉴定资料的情况下,例如,首先,对估计到存在潜在指纹的规定的表面和/或区域实施使用了铝粉等微粉末的处理。在该区域存在潜在指纹时,通过该处理,微粉末附着于潜在指纹从而该指纹的图案形状(包含多个隆起线)显现化。然后,将从衬纸剥离的透明粘合片的粘合面按压于该区域,其后从该区域剥离粘合片,由此将显现化指纹转印到透明粘合片的粘合面上。例如这样附着有指纹等鉴定资料的透明粘合片以带有鉴定资料的粘合面侧再次贴合于原来的衬纸。在位于衬纸的记录栏中,记录了关于该鉴定资料的采集的年月日、场所、采集物件名、整理编号等,并且有来自采集者等的署名盖章。这些记录事项等可以用于识别通过该鉴定用片采集及保持的鉴定资料,在该鉴定资料被用作刑事事件等的证据时,成为确保其证据能力所需的信息。
关于如上所述的鉴定用片,例如,记载于下述专利文献1~4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4029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8977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18152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7-1815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对于通过鉴定用片采集及保持的鉴定资料,重要的是确保其作为刑事事件等的证据时所要求的证据能力。但是,若真正的鉴定资料随着粘合面粘贴于衬纸的透明粘合片被带有另一鉴定资料的另一透明粘合片替换,则该另一鉴定资料在客观事实上变得不是已经记录于衬纸侧的各种信息等所识别的鉴定资料。另外,若带有真正的鉴定资料的透明粘合片所粘贴的并且记录有用于该资料的各种信息等的衬纸被记录有其它的各种信息等的另一衬纸替换,则另一衬纸的该信息等在客观事实上变得不是识别粘合片侧的鉴定资料的信息等。对于附着于透明粘合片的鉴定资料与记录于衬纸的鉴定资料识别信息等之间的这些客观事实上的不匹配,会损毁该鉴定资料作为刑事事件等的证据时的证据价值、进而毁灭证据能力。作为对保持鉴定资料的鉴定用片的篡改行为的结果、或者作为在鉴定资料的采集过程、鉴定操作中搞错透明粘合片或底纸的结果,可能会产生鉴定用片的鉴定资料与衬纸上识别信息等之间的客观事实上的不匹配。
本发明是基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而想到的,其目的在于提供适于对所采集的鉴定资料持续确保证据能力的鉴定用片。
通过本发明的第1方案提供的鉴定用片具备支撑片及粘合片。在支撑片标记有第1识别标记。粘合片具有包含相对于支撑片可粘附/剥离的粘合剂层及基材层的层叠结构。在粘合片标记有第2识别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日东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25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