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解性Mg合金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82916.3 | 申请日: | 2016-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4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岩本友也;金津安秀;閤师昭彦;廖金孙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栗本铁工所 |
主分类号: | C22C23/02 | 分类号: | C22C23/02;C22C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2 | 代理人: | 王轶;陈东升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解性 构造部件 水系环境 镁合金 降解 制造 | ||
利用如下降解性Mg合金而制造具有充分的强度、且在水系环境中在适当的时刻降解的镁合金制的降解性构造部件,该降解性Mg合金含有3.9质量%以上14.0质量%以下的Al、0.1质量%以上0.6质量%以下的Mn、0.0质量%以上1.0质量%以下的Zn、以及0.01质量%以上10.0质量%以下的Ni、Cu或者这两种成分,剩余部分为Mg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调整为任意的腐蚀速度的降解性Mg合金。
背景技术
作为通用的镁合金(Mg合金),已知添加有Al以及Mn的AM系Mg合金、添加有Al、Mn以及Zn的AZ系Mg合金。另外,还提出有通过添加上述元素以外的元素、或对制造方法进行变更而提高耐腐蚀性的各种Mg合金。
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Mg合金,其构成为含有67~85%(原子比)的Mg、5~20%(原子比)的Si,其余皆为Ni。还记载有如下内容:使用上述组成的原料粉末并通过机械式合金化法(机械合金化法)而生成非晶粉末或纳米晶粉末。该Mg合金是表现出优异的耐腐蚀性、且难以被降解、腐蚀的合金。
另一方面,下述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一种Mg合金,该Mg合金含有质量比为Al:0.1%~15.0%;Li:0.01%~10.0%;Ca:0.1%~10.0%;Zn:0.1%~6.5%;In:0.01%~3.0%;Ga:0.0%~2.0%;Si:0.1%~1.5%;Mn:0.0%~0.8%;Zr:0.0%~1.0%;Fe:0.016%~1.0%;Ni:0.016%~5.0%;Cu:0.15%~5.0%的各成分。这是在引入至石油井、天燃气井而临时对构造进行支承、如果不需要则被降解的部件中使用的降解性Mg合金。为了使其具有在高压环境下对构造进行支承所需的强度特性、以及降解性,作为必要元素而具有各种元素。
另外,下述专利文献3中同样作为降解性Mg合金而记载有下述合金,该合金含有质量比为Al:3.0%~7.0%;Li:0.01%~1.0%;Ca:0.5%~1.0%;Y:0.3%~2.3%;Si:0.3%~2.0%;Ni:0.016%~0.8%;Cu:0.05%~1.0%;Fe:0.016%~1.0%的各成分。
另一方面,下述专利文献4中记载有如下铸造用Mg合金,该铸造用Mg合金含有质量比为Cu:0.5%~10%;Ca:0.01~3%;Al:0~3%的各成分。还记载有下述Mg合金,该Mg合金由于含有Cu以及Ca而具有优异的耐蠕变性,并且适于在高温环境下使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49801号公报
专利文献2:CN104004950A
专利文献3:CN104651691A
专利文献4:国际专利申请公开WO2008/0724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对于在引入至油田、天然气田的构造部件中使用的降解性Mg合金而言,为了耐受地下的高压环境而需要具有充分的机械特性。另一方面,由于引入至不可回收的环境,因此优选在引入后实施降解而不会使之在地下长时间残留。对此,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降解性Mg合金含有会对伸长率、韧性造成不良影响的Si作为必要元素。另外,含有在用后即弃的部件中使用的价格极高的In作为必要元素。
另外,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降解性Mg合金也同样以会对伸长率、韧性造成不良影响的Si作为必要元素,该Si的最低含量高于专利文献2的降解性Mg合金中的含量。
并且,对于上述专利文献2及3所记载的降解性Mg合金而言,必要的元素的种类众多,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即,不容易确保降解性以外的机械特性,材料自身的价格也容易变得昂贵。另外,由于造成影响的元素过多,因此必然难以任意地控制腐蚀速度。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1的合金并非通过组成而提高降解性,而是利用机械式合金化法生成非晶相、纳米晶而提高耐腐蚀性的Mg合金,用途有所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栗本铁工所,未经株式会社栗本铁工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29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热性镁合金
- 下一篇:Cr基二相合金及其制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