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光源模块以及故障激光二极管的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83833.6 | 申请日: | 2016-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62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长谷川公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S5/042 | 分类号: | H01S5/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邓毅;马建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光源 模块 以及 故障 激光二极管 确定 方法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光源模块,能够在激光二极管不发光的情况下,使流向激光二极管的电流迂回。激光光源模块(100)具有:激光二极管(3);旁通电路(4),其与激光二极管(3)并联连接,在接通状态时,使流向激光二极管的电流迂回;光检测电路(5),其检测激光二极管(3)的激光;以及旁通电路切换电路(6),其根据被输入的控制信号,将旁通电路(4)切换成接通状态,旁通电路切换电路(6)能够响应于光检测电路(5)没有检测到激光的情况而将旁通电路(4)切换成接通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光源模块以及故障激光二极管的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数字电影放映机等的光源装置为了得到较高的光输出,具有多个激光光源模块作为光源。作为在光源装置内驱动多个激光光源模块的方式,通常是将激光光源模块串联地电连接,使电流均等地流过各模块的驱动方式。然而,在将多个激光光源模块串联地电连接进行驱动的情况下,存在以下问题。
在激光二极管(以下也记作LD)发生开路模式故障(LD不导通从而不发光的故障)的情况下,与发生故障的激光光源模块串联连接的全部激光光源模块都不发光。这意味着来自光源装置的光输出变为零,不仅会对光源装置引起致命障碍,还会对整个视频系统引起致命障碍。
另外,即使在LD仍然保持二极管特性却不发光的情况下,在发生故障的激光光源模块中,也会产生比正常发光时多出光放射能量的热量。另外,为了弥补发生故障的激光光源模块的光输出,需要增大其他激光光源模块的光输出。当为了増大光输出而增大驱动电流时,热负荷进一步增大,光源装置的可靠性大幅下降。
另外,即使在LD发生了半短路模式故障的情况下,光源装置整体要想保持光输出,也需要增大驱动电流。在增大驱动电流时,由于电流集中在发生半短路故障的部位,因此,有时会导致烧损、断线等。因此,在光源装置的继续运用中会对可靠性造成较大损害。但是,在LD发生了完全短路状态的故障的情况下,不会妨碍以串联地电连接的方式运用多个激光光源模块。
已提出在多个激光光源模块中的任意激光光源模块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继续进行光源装置的光输出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当LD发生故障时,通过使电流向与LD并联连接的替代二极管或者LD迂回,在发生开路故障时保持光源装置的继续运用。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如下结构:将开关元件与LD并联连接,当由于LD的故障而使施加给LD的电压超过阈值时,开关元件使流向LD的电流迂回。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5703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5-5303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中,与LD并联连接的替代二极管或者替代激光二极管的正向电压(Vf)被设定成比激光二极管高。即,在激光二极管发生故障时,在替代二极管中会伴随比正常时高的发热。因此,需要一种使替代二极管的发热不会对其他正常的LD造成影响的散热设计。尤其是在冷却能力和冷却空间上需要较大的余裕,用于散热的成本增大。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虽然通过按照每个LD计测电压来进行故障检测,但是无法检测到在LD的故障中发生频率最高的、仍然保持二极管特性却不发光的故障。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以上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光源模块,在激光二极管不发光的情况下,能够使流向激光二极管的电流向旁通电路迂回。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源装置,以串联地电连接的方式驱动多个激光光源模块,即使在任意激光光源模块的激光二极管不发光的情况下,也能够继续进行来自其他激光光源模块的光输出。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故障激光二极管的确定方法,在光源装置中确定发生故障的激光二极管。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38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