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声音再现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83887.2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6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小泽真昂;关根和浩;镰田净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00 | 分类号: | H04R1/00;H04R1/10;H04R1/24;H04R3/14;H04R1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王玉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声音再现装置 骨骼传导 均衡器 振动扬声器 低频区域 高频分量 声音输出 中频区域 耳孔 空气传导扬声器 高频区域 均衡处理 空气传导 声音泄漏 音质 宽带 去除 传递 | ||
提供了一种耳孔开放型声音再现装置,利用该耳孔开放型声音再现装置能够在采用骨骼传导的同时获得跨宽宽带的令人满意的音质。第一均衡器303去除了难以使用振动扬声器301再现并且难以通过骨骼传导来传递的高频分量。然后,通过来自振动扬声器301的骨骼传导声音输出从低频区域到中频区域范围的声音。通过第一均衡器303执行的均衡处理还减少高频区域的声音泄漏。同时,第二均衡器304去除从低频区域到中频区域范围的分量。然后,通过来自空气传导扬声器302的空气传导声音输出高质量的高频分量声音。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涉及通过佩戴在观看者/收听者的耳朵上使用的声音再现装置(诸如头戴式耳机(headphone)或耳机(earphone)),并且更具体地涉及采用骨骼传导系统的耳孔开放型声音再现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直接将声音传递到骨骼(诸如颅骨)的骨骼传导系统的声音再现装置(头戴式耳机、耳机等)(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骨骼传导系统的声音再现装置通过例如将振动扬声器压靠在太阳穴附近的颅骨上来使用。骨骼传递声音作为振动并刺激内耳的器官,诸如耳蜗。然后,耳蜗将振动转换成电信号以传送到大脑。
已经广泛传播的空气传导系统的头戴式耳机和耳机将来自空气传导扬声器(驱动器单元)的声音转换成空气的振动以传送到耳朵。因此,许多空气传导系统的头戴式耳机和耳机被构造成封闭耳孔以防止由于环境声音而导致的干扰和防止声音泄漏到外部。因此,由于在佩戴这种头戴式耳机或耳机时难以听到环境声音,因此在不能听到环境声音是麻烦的场景中出于安全原因不应使用这些头戴式耳机或耳机,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其使用受到规则等的限制。
另一方面,由于骨骼传导系统的声音再现装置将声音传递到骨骼,因此不需要封闭耳孔,并且声音再现装置可以被配置为耳孔开放型装置。根据耳孔开放型声音再现装置,具有即使在佩戴或收听和观看期间也能够自然地收听环境声音的优点。因此,能够正常地利用依赖于听觉特征的人的功能,诸如空间把握、危险感知以及对对话和对话期间的微妙的细微差别的把握。此外,由于耳孔未封闭,因此声音再现装置具有其他人可以对佩戴者说话并且不妨碍人们之间的交流的外观。此外,由于骨骼传导系统的声音再现装置没有佩戴在耳孔上,因此声音再现装置具有不受耳朵等的尺寸和形状的个体差异影响的优点,并且可以获得良好的佩戴性(wearability)。
然而,将声音作为振动传递到骨骼的振动扬声器具有窄的可再现频带。因此,骨骼传导系统的声音再现装置具有在音质方面不如空气传导系统的声音再现装置的问题。另外,骨骼传导听音具有高频分量在通过具有低本征频率的软组织(诸如软骨和肌肉)传播时衰减的特征。因此,骨骼传导系统的声音再现装置难以再现高频范围。
骨骼传导系统的声音再现装置还具有由于从振动扬声器振动固定有振动扬声器的壳体而产生的振动导致声音泄漏的问题。
引用列表
专利文件
专利文件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9-267900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耳孔开放型声音再现装置,其在采用骨骼传导系统的同时可以在宽频带上获得良好的音质。
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并且其第一方面是一种声音再现装置,包括:
振动扬声器,配置为产生骨骼传导声音;
第一均衡器,配置为对输入到振动扬声器的信号执行均衡处理;
空气传导扬声器,配置为产生空气传导声音;以及
第二均衡器,配置为对输入到空气传导扬声器的信号执行均衡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38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