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用电力变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84570.0 | 申请日: | 2016-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55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海野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雷诺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H05K5/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用电 变换 装置 | ||
1.一种车载用电力变换装置,其具有:
驱动部,其对电力进行变换并传输;
壳体,其具有主体以及盖体,该主体形成对所述驱动部进行收容的收容部,该盖体将该主体的开口部封闭;以及
多个汇流条,它们将所述壳体的对电力进行输入输出的输入输出部和所述驱动部连接,布设于所述壳体的外部,
所述车载用电力变换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汇流条在所述收容部的外部具有以能够将热传导至所述壳体的方式沿所述壳体配置的散热部,
在所述散热部具有相对于所述壳体绝缘而一体地形成的汇流条模块,
具有在所述壳体和所述汇流条模块之间形成的冷却介质流路,
所述冷却介质流路形成于所述盖体和所述汇流条模块之间并由所述盖体和所述汇流条模块限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用电力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部兼用作将所述冷却介质流路覆盖的盖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用电力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介质流路具有收容于所述收容部的发热部件的冷却用的第2流路,
所述散热部还兼用作所述第2流路的盖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用电力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与所述散热部之间具有对所述冷却介质流路进行密封的分隔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用电力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与所述散热部之间具有将二者接合而对所述冷却介质流路进行密封的接合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用电力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散热部和进行该散热部的绝缘的绝缘性树脂为一体的汇流条模块的绝缘性树脂进行熔接而形成所述接合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用电力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从所述散热部传导热的部分兼用作将所述冷却介质流路覆盖的盖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用电力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汇流条模块与相对于所述壳体绝缘的绝缘体一体地形成。
9.一种车载用电力变换装置,其具有:
多个驱动部,其对电力进行变换并传输;
壳体,其具有主体以及盖体,该主体形成对所述多个驱动部进行收容的收容部,该盖体将该主体封闭;以及
汇流条,其将所述壳体的对电力进行输入输出的输入输出部和所述多个驱动部连接,
所述车载用电力变换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汇流条在所述收容部的外部具有以能够将热传导至所述壳体的方式沿所述壳体配置的散热部,
作为具有所述散热部的所述汇流条而包含将收容于所述收容部的所述多个驱动部彼此连接的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用电力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的从所述散热部传导热的部分,将收容于所述收容部的发热部件设置为能够传导热。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用电力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部形成与相对于所述壳体绝缘的绝缘体成为一体的汇流条模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载用电力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汇流条模块形成为板状,
多个所述汇流条的散热部在所述汇流条模块内并列配置,并且在沿着所述汇流条模块的板面的方向上折弯成L字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载用电力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使得折弯成所述L字状的多个散热部的全长相等的方式,使相对于沿着所述汇流条模块的板面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位置不同而在沿着所述板面的方向上相交叉地配置该多个散热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载用电力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汇流条模块兼用作所述盖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雷诺股份公司,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雷诺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457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