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刚性可变致动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84717.6 | 申请日: | 2016-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89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森岛哲矢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何中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刚性 可变 致动器 系统 | ||
1.一种刚性可变致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能够在第一相与第二相之间发生相变的形状记忆部件,该形状记忆部件在处于所述第一相时是低刚性状态,在处于所述第二相时是刚性比所述低刚性状态高的高刚性状态;
加热部件,其从控制部接受电流的供给而发热,使所述形状记忆部件在所述第一相与所述第二相之间发生相变;
沿所述形状记忆部件的长度方向配置的流路;
输送部,其能够有选择地向所述流路内供给第一传热流体和不同于所述第一传热流体的第二传热流体,并且能够停止向所述流路内供给所述第一传热流体和所述第二传热流体;和
所述控制部,其控制所述输送部,使所述输送部在将所述第一传热流体供给至所述流路后停止所述第一传热流体的供给,并且将所述第二传热流体供给至所述流路,进而使所述输送部停止向所述流路供给所述第二传热流体,从而使得在所述流路内同时滞留有所述第一传热流体和所述第二传热流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性可变致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热流体和所述第二传热流体的热导率和热容量中的至少一者不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性可变致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热流体和所述第二传热流体的粘度和密度中的至少一者不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性可变致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热流体和所述第二传热流体的温度不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性可变致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热流体和所述第二传热流体至少包括固体、液体、气体和半固体中的任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性可变致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热流体的热导率比所述第二传热流体的热导率大,或者所述第一传热流体的热容量比所述第二传热流体的热容量大,
所述输送部使所述第一传热流体滞留在由所述加热部件加热而传递来的热量应被积极地吸收的范围中,使所述第二传热流体滞留在由所述加热部件加热而传递来的热量应被消极地吸收的范围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性可变致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与所述加热部件的控制联动地控制所述输送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性可变致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促进所述流路与所述形状记忆部件之间的传热的传热促进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刚性可变致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热促进体具有多个传热部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性可变致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与所述形状记忆部件并行地配置。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性可变致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包围所述加热部件,呈螺旋状地延伸。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性可变致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具有去路部和回路部。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性可变致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部将所述第一传热流体和所述第二传热流体排出至所述流路中。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性可变致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部从所述流路抽吸所述第一传热流体和所述第二传热流体。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性可变致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部根据需要,将所述第一传热流体和所述第二传热流体排出至收纳有所述形状记忆部件的挠性部件的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巴斯株式会社,未经奥林巴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471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