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空隔热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85308.8 | 申请日: | 2016-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31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筱木俊雄;中津哲史;丸山等;矢次庆和;铃木俊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L59/065 | 分类号: | F16L59/065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邓宗庆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材料层 真空隔热材料 长纤维 短纤维 芯材 隔热效果 延伸设置 长度比 厚纤维 热移动 捆扎 制造 | ||
1.一种真空隔热材料,所述真空隔热材料抑制从芯材的一面侧朝向另一面侧的厚度方向的热移动,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材具备第一纤维材料层和第二纤维材料层,
所述第一纤维材料层具备沿所述厚度方向层叠的玻璃纤维的多个短纤维,
所述第二纤维材料层具备:
玻璃纤维的多个长纤维,所述多个长纤维沿所述厚度方向层叠;及
多个厚纤维束,所述多个厚纤维束沿所述厚度方向延伸设置,并分别将所述多个长纤维捆扎,
所述多个长纤维的长度比所述多个短纤维的长度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长纤维与所述多个厚纤维束为相同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真空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
各厚纤维束在第二纤维材料层的一面侧或另一面侧具备开口的纤维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纤维材料层与所述第二纤维材料层接触,
所述多个短纤维的一部分插设于所述纤维孔。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真空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
各厚纤维束在第二纤维材料层的一面侧或另一面侧具备从所述第二纤维材料层突出的纤维突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真空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突起向所述第一纤维材料层的内部突出。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真空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厚度方向上的各厚纤维束的长度比所述厚度方向上的所述芯材的长度短。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真空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材层叠有多个层叠了所述第一纤维材料层与所述第二纤维材料层而成的纤维材料层体。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真空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厚纤维束朝向与所述厚度方向不同的所述芯材的纵向及横向并列设置,
所述多个厚纤维束在所述纵向上的并列设置间隔比所述多个厚纤维束在所述横向上的并列设置间隔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真空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
朝向所述纵向及所述横向并列设置的所述多个厚纤维束在所述第二纤维材料层进行锯齿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真空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材具有短轴方向的圆弧沿长轴方向相连的圆弧形状,
所述第一纤维材料层位于所述圆弧形状的外周侧,
所述第二纤维材料层位于所述圆弧形状的所述芯材的内周侧。
12.一种真空隔热材料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制造对于从芯材的一面侧朝向另一面侧的厚度方向的热移动进行抑制的真空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准备工序,准备具备沿所述厚度方向层叠的玻璃纤维的多个短纤维的第一纤维材料层;
第二准备工序,准备具备沿所述厚度方向层叠且长度比所述多个短纤维长的玻璃纤维的多个长纤维的第二纤维材料层;及
一体化工序,将沿所述厚度方向延伸的多个厚纤维束成形于所述第二纤维材料层而将所述多个长纤维捆扎。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真空隔热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备层叠工序,将在所述第一准备工序中制作的第一纤维材料层与在所述一体化工序中成形的所述第二纤维材料层层叠。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真空隔热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体化工序包括:
纵向并列设置工序,沿着与所述厚度方向不同的所述芯材的纵向及横向中的所述纵向空出纵向并列设置间隔而使所述多个厚纤维束的一部分成形;及
横向并列设置工序,沿所述横向空出比所述纵向并列设置间隔大的横向并列设置间隔而使所述多个厚纤维束的若干个成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530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块状保温隔热管道装置
- 下一篇:用于使支撑板在六个自由度产生运动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