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86129.6 | 申请日: | 2016-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67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长谷川和哉;冈本光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15/12 | 分类号: | H02K15/12;H02K1/04;H02K1/18;H02K3/34;H02K1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韩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电机 | ||
本发明获得一种旋转电机,能阻止漆漏出到芯体支撑部的端面的外壳嵌合面,能无需修边工序以提高定子的生产性,并且能抑制由漆硬化物的削痕导致的定子铁芯、外壳的腐蚀的产生。本发明的旋转电机包括定子,上述定子具有:定子铁芯;以及定子绕线,上述定子绕线安装于定子铁芯且浸渍有漆,上述定子在芯体支撑部的轴向两个端面的外壳嵌合面被外壳从轴向两侧夹持的状态下保持于外壳,漏漆阻止部形成于定子铁芯的轴向两个端面的外壳嵌合面的内周侧,以将漆从内径侧向外壳嵌合面的流入路径截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电机、电动机等旋转电机,尤其涉及一种定子铁芯的结构,能防止在对于定子绕线的漆浸渍工序中,漆朝定子铁芯的外壳嵌合面漏出。
背景技术
在旋转电机的定子中,为了抑制由构成定子绕线的导体线的绝缘覆膜的针孔或破损而导致产生绝缘不良,并使定子绕线的物理支承变得牢固、或是使定子绕线处的发热高效地传递至定子铁芯,进行将定子绕线浸渍在漆中的处理。
在现有的旋转电机中,对安装有定子绕线的定子铁芯进行预加热,并在使预加热后的定子铁芯绕轴心旋转的同时向线圈边端滴下漆,以使漆浸渍到定子绕线中,随后,对定子铁芯进行加热以使浸渍于定子绕线的漆硬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6-1870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近年来,在旋转电机中,要求小型且高输出化,定子绕线的占空系数变高。随着上述定子铁芯的占空系数变高,漆向定子绕线的浸透性降低,用于浸渍漆的时间会变长。因此,若为了实现漆的浸渍工序时间的缩短而使用低粘度的漆,则滴下到线圈边端的漆的一部分会漏出至芯体支撑部的端面。
芯体支撑部的端面成为被外壳从轴向两侧夹持的外壳嵌合面。而且,若漏出至芯体支撑部的外壳嵌合面的漆硬化,则外壳对定子铁芯的保持强度会降低。因而,需要将漆硬化物去除的修边工序,从而存在定子的生产性降低的技术问题。
此外,在修边工序中,会将芯体支撑部的一部分与漆硬化物一起削除。此外,在通过外壳保持定子铁芯时,形成于漆嵌合面的漆硬化物的削痕会成为间隙。因此,若盐水等进入上述间隙,则存在定子铁芯、外壳发生腐蚀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人反复仔细研究后发现下述现象,从而提出了本发明:在将漆滴落至定子绕线的线圈边端,并使漆浸渍在定子绕线的滴浸法中,在滴落至线圈边端的漆在导体线之间因毛细管现象从线圈边端浸透至切槽内部的过程中,上述漆的一部分会漏出至极齿部的端面,并沿着极齿部的端面流出至芯体支撑部的端面。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电机,能阻止在漆的浸渍工序中,漆的一部分沿着极齿部的端面漏出至芯体支撑部的端面的外壳嵌合面,能无需修边工序以提高定子的生产性,并且能抑制由漆硬化物的削痕导致的定子铁芯、外壳的腐蚀的产生。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旋转电机包括:外壳;转子,上述转子固接于被上述外壳支承成能旋转的转轴,并配设在上述外壳内;以及定子,上述定子具有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线,其中,上述定子铁芯的极齿部以分别从圆环状的芯体支撑部的内周壁面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状态沿周向排列,上述定子绕线安装于上述定子铁芯且浸渍有漆,上述定子在上述芯体支撑部的轴向的两个端面的外壳嵌合面被上述外壳从轴向两侧夹持的状态下保持于上述外壳,并配设成围绕上述转子,漏漆阻止部形成于上述定子铁芯的轴向的两个端面的上述外壳嵌合面的内周侧,以将上述漆从内径侧向上述外壳嵌合面的流入路径截断。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61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