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轿厢电梯的安全控制装置及安全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86507.0 | 申请日: | 2016-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16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柴田益诚;鹫尾和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B66B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龚晓娟;邓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轿厢 电梯 安全 控制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多轿厢电梯的安全控制装置,该多轿厢电梯的多台轿厢在一个井道中行进,其中,
所述多轿厢电梯的安全控制装置具有:
轿厢位置速度计测器,其测定所述多台轿厢各自的位置及速度;
多个层站门开关,它们分别独立地检测所述井道的多个层站门的打开;以及
安全控制处理装置,其依照来自所述轿厢位置速度计测器及所述多个层站门开关的信号进行安全控制,
所述安全控制处理装置具有安全控制处理部,在任意的所述层站门打开的情况下,如果开门的楼层是最下层且在维护时底坑可进入区域内没有轿厢,则所述安全控制处理部检测为维护时进入底坑;如果开门的楼层是最下层以外的楼层且在开门的楼层的维护时轿厢上可进入区域内有轿厢,则所述安全控制处理部检测为维护时进入轿厢之上;当在上述以外的情况下开门的楼层没有轿厢时,所述安全控制处理部检测为开门行进;分别使各个轿厢的自动运转无效或者使轿厢停止,
所述安全控制处理部包括轿厢上进入控制部,
所述轿厢上进入控制部在检测出所述维护时进入轿厢之上的情况下,
在攀爬对象轿厢是最上轿厢时,使所述最上轿厢的自动运转无效,在所述最上轿厢进入预先设定的井道顶部作业时禁止进入区域的情况下,使所述最上轿厢停止,只允许与所述井道顶部相反方向的行进,在所述最上轿厢离开所述井道顶部作业时禁止进入区域的情况下,允许双向的行进,
在攀爬对象轿厢是所述最上轿厢以外的轿厢时,使对象轿厢及与其紧邻的上方轿厢的自动运转无效,在所述对象轿厢及所述与其紧邻的上方轿厢进入轿厢间作业时禁止进入区域的情况下,使所述对象轿厢及所述与其紧邻的上方轿厢停止,只允许彼此远离的方向上的行进,在所述对象轿厢及所述与其紧邻的上方轿厢离开所述轿厢间作业时禁止进入区域的情况下,允许双向的行进,其中,所述轿厢间作业时禁止进入区域是从所述对象轿厢的上端起的上方的预定设定距离的区域或者是从所述与其紧邻的上方轿厢的下端起的下方的预定设定距离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轿厢电梯的安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安全控制处理部包括轿厢间隔监视控制部,所述轿厢间隔监视控制部通常监视相邻的两台轿厢的位置和速度,如果所述两台轿厢的距离小于由所述位置和所述速度决定的设定距离,则使所监视的所述两台轿厢停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轿厢电梯的安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安全控制处理部包括底坑进入控制部,该底坑进入控制部在检测出所述维护时进入底坑的情况下,使最下轿厢的自动运转无效,在所述最下轿厢进入预先设定的底坑作业时禁止进入区域的情况下,使所述最下轿厢停止,只允许与底坑相反方向的行进,在所述最下轿厢离开所述底坑作业时禁止进入区域的情况下,允许双向的行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轿厢电梯的安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安全控制处理部包括底坑进入控制部,该底坑进入控制部在检测出所述维护时进入底坑的情况下,使最下轿厢的自动运转无效,在所述最下轿厢进入预先设定的底坑作业时禁止进入区域的情况下,使所述最下轿厢停止,只允许与底坑相反方向的行进,在所述最下轿厢离开所述底坑作业时禁止进入区域的情况下,允许双向的行进。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轿厢电梯的安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安全控制处理部包括开门行进控制部,所述开门行进控制部在检测出所述开门行进的情况下,使所有轿厢停止。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轿厢电梯的安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安全控制处理部包括自动运转恢复控制部,当设于所述多轿厢电梯的复位开关被操作且确认到所有的所述层站门的全闭状态时,所述自动运转恢复控制部使所述轿厢恢复为自动运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轿厢电梯的安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安全控制处理部包括自动运转恢复控制部,当设于所述多轿厢电梯的复位开关被操作且确认到所有的所述层站门的全闭状态时,所述自动运转恢复控制部使所述轿厢恢复为自动运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650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