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手表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87502.X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80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辉;杨荣广;赵梦龙;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4G21/00 | 分类号: | G04G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9 | 代理人: | 陈霁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手表 | ||
一种智能手表(20),该智能手表(20)包括手表主体(300)和与该手表主体(300)相连接的表带组件(400),该表带组件(400)可以包括连接器组件(500)和扩展功能装置(600)。手表主体(300)设有扩展功能接口(310),连接器组件(500)的第一端与扩展功能接口(310)电气连接,以使手表主体(300)与表带组件(400)活动连接。连接器组件(500)的第二端与扩展功能装置(600)电气连接。该结构在表带组件(400)中安装扩展功能装置(600),并通过手表主体(300)上的扩展功能接口(310)与连接器组件(500)的统一连接方式,降低了智能手表主体(300)的尺寸和重量,提高了智能手表(20)的可佩带性与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机械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手表。
背景技术
目前可穿戴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要求佩戴舒适、产品轻便小巧,最常见的可穿戴电子设备是智能手表,其可以具有各种常见的功能,例如运动检测,心率检测,消息提醒、气压计、血氧监测等等。要使一个智能手表实现多种功能,就需要将各种功能全部同时设计进一个智能手表里,这样使该智能手表的尺寸、体积及重量等参数的数值大大提升,导致可佩戴性大大降低。因此,在扩展智能手表功能的情况下,提高智能手表的可佩戴属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针对的智能手表分为三个部分:表头(手表主体)、表带和表扣。该方法是在表扣中设置功能扩展模块电路,该功能扩展模块电路和外部的表带和表头进行电气联接,从而实现对智能手表的功能扩展,这种方法能够将本该表头实现的扩展功能转移到表扣上,缩小了表头的体积。然而由于表带经常会被弯折,表扣中的功能扩展模块电路与表带和表体间的电气联接易出现断裂,即表带和表体间的连接方式易出现问题,从而影响智能手表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手表,该智能手表的连接结构降低了智能手表的尺寸和重量,从而提高用户佩戴的舒适性。该智能手表可以包括手表主体和手表主体相连接的表带组件。表带组件可以包括连接器组件和扩展功能装置。
手表主体设有扩展功能接口,连接器组件的第二端与扩展功能接口电气连接,以使手表主体与表带组件活动连接,连接器组件的第一端与扩展功能装置电气连接,从而获取除手表主体所具有的功能以外的至少一种功能。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连接器组件可以包括连接器外壳和端子组件。端子组件的第二端为连接器组件的第二端,端子组件的第二端为第二金属端子,第二金属端子为回折的U字型结构,以保证端子组件第二端的金属端子以U字型底部端面与扩展功能接口接触连接,防止尖锐的金属端子损坏扩展功能接口。连接器外壳的一端设有与第二金属端子数量相等的第一通孔。端子组件内置于连接器外壳中,第二金属端子能够一一对应穿过各第一通孔。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端子组件的第一端为第一金属端子,第一金属端子的数量与第二金属端子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连接。连接器组件的第一端与扩展功能装置电气连接,具体为:第一金属端子与扩展功能装置电气连接。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第一金属端子外置于连接器外壳,且与水平的第二金属端子成一定角度。该结构充分利用了表带头部的空间,该角度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扩展功能接口可以包括第一线路板组件。第一线路板组件的第一端设有内置的多个第一导电触点,第一导电触点与智能手表的主板相连。第一线路板组件的第二端设有外置的多个第二导电触点,第二导电触点与扩展功能接口的底部平面相连。第一导电触点的数量与第二导电触点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连接。连接器组件的第一端与扩展功能接口电气连接,具体为:第一金属端子与所述第二导电触点电气连接。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扩展功能接口可以设计为跑道形的套筒管状结构。跑道形的外形可以降低扩展功能接口的高度,从而减少手表主体表耳处的尺寸。套筒管式的连接方式可以增加表带组件与手表主体的接触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75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