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烯烃基乳化剂及其用于制备高内相乳液和多孔聚合物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87515.7 | 申请日: | 2016-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97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俊;王崧;李伯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10/02 | 分类号: | C08F210/02;C08F210/04;C08F210/14;C08F220/10;C08F220/52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张钦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烯烃 乳化剂 及其 用于 制备 高内相 乳液 多孔 聚合物 材料 | ||
1.一种拓扑结构的聚烯烃基聚合物作为乳化剂的用途,其中所述聚烯烃基聚合物是由一种或多种C2-C12烯烃与一种或多种功能单体在任选的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共聚和任选地经历后反应而得到的共聚物,其中所述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300-1,000,000g/mol,和分子量分布为1-20;所述功能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酯类及其衍生物、(甲基)丙烯酰胺类及其衍生物、和十一碳烯酯类及其衍生物;和所述烯烃与所述功能单体的比例为10-5000:1;
其中所述后反应选自羟基解保护反应、氨基解保护反应、羧基解保护反应、环氧开环反应、酯化反应、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反应、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和氮氧自由基介调活性聚合,以在聚烯烃基乳化剂中引入其它的亲水性的非离子基团和/或离子基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烯烃选自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1-十二烯、4-甲基-1-戊烯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功能单体选自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缩水甘油酯、2-甲氧基丙烯酸乙酯、2-苄氧基丙烯酸乙酯、2-三甲基硅氧烷丙烯酸乙酯、4-三甲基硅氧烷丙烯酸乙酯、2-三乙基硅氧烷丙烯酸乙酯、2-叔丁基二甲基硅氧烷丙烯酸乙酯、2-叔丁基二苯基硅氧烷丙烯酸乙酯、2-(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2-(二乙氨基)丙烯酸乙酯、2-(2-溴异丁氧基)丙烯酸乙酯,2-(丙烯酰氧基乙氧基)三甲基硅烷、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N,N-二甲基丙烯酰胺、异丙基丙烯酰胺、N,N-二丙基丙烯酰胺、2-三甲基硅氧烷十一碳烯乙酯、十一碳烯甲酯、十一碳烯叔丁酯、及其任意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功能单体选自丙烯酸缩水甘油酯、2-三甲基硅氧烷丙烯酸乙酯、4-三甲基硅氧烷丙烯酸乙酯、2-三乙基硅氧烷丙烯酸乙酯、2-叔丁基二甲基硅氧烷丙烯酸乙酯、2-(2-溴异丁氧基)丙烯酸乙酯、十一碳烯叔丁酯、N,N-二甲基丙烯酰胺、及其任意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后反应选自羟基解保护反应、羧基解保护反应、环氧开环反应、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聚烯烃基聚合物乳化剂是非离子型聚烯烃基乳化剂或者离子型聚烯烃基乳化剂。
7.一种稳定的油包水型高内相乳液,其包含权利要求1-6任一项中所述的聚烯烃基聚合物作为乳化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稳定的油包水型高内相乳液,其包含体积分数至少为67%的水相,体积分数至多为33%的油相,和以水相和油相体积总和计0.0001-0.2g/ml的所述聚烯烃基聚合物作为乳化剂。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稳定的油包水型高内相乳液,其中构成所述油相的材料选自乙烯基类单体。
10.一种制备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稳定的油包水型高内相乳液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油相:将权利要求1-6任一项中所述的聚烯烃基聚合物与任选的已知的乳化剂以任意比例混合分散在油相中,其中所述聚烯烃基聚合物与任选的已知的乳化剂的总浓度为0.0001-1g/ml;
(2)制备水相:将盐和水溶性引发剂溶于水中,其中盐的浓度为0-0.1g/ml,和引发剂的浓度为0.0001-0.05g/ml;和
(3)制备稳定的油包水型高内相乳液:在100-20000rpm的转速搅拌下,将步骤(2)中制备的水相加入到步骤(1)中制备的油相中,得到稳定的油包水型高内相乳液,其中油相与水相的体积比为1:1-15。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水溶性引发剂选自水溶性热引发剂和水溶性光引发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751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