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处置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87695.9 | 申请日: | 2016-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53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鹤田尚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池兵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置 器具 | ||
处置器具包括:具有第一抓持面(81)的第一钳爪(8);具有第二抓持面(91)的第二钳爪(9),能够在第二抓持面(91)与第一抓持面(81)之间抓持活体组织(LT);设置在第一抓持面(81)的第一电极(10);第二电极(11),其设置在第一抓持面(81)或第二抓持面(91),能够在第二电极(11)与第一电极(10)之间供给高频电功率;和能够因通电而发热的发热体(121),其设置在第一钳爪(8)和第二钳爪(9)中的至少一者。在使第一抓持面、第二抓持面(81)、(91)彼此相对的状态下沿着第一抓持面、第二抓持面(81)、(91)彼此相对的方向看时,第一电极、第二电极(10)、(11)分别配置在能够由它们夹着发热体(121)的中心位置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处置器具。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能够通过对活体组织施加能量来对该活体组织进行处置(接合(或吻合)和切除等)的处置器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处置器具(热凝固切开钳)包括:具有第一抓持面的第一钳爪(第一抓持部);和具有第二抓持面的第二钳爪(第二抓持部),其能够在上述第二抓持面与上述第一抓持面之间抓持活体组织。在第一钳爪设置有发热体,其能够因通电而发热从而对第一抓持面进行加热。在该处置器具中,能够用第一钳爪和第二钳爪抓持活体组织,利用发热体的发热对活体组织进行加热(对活体组织施加热能),从而对该活体组织进行处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3491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可是,在进行使用热能的处置的情况下,向活体组织传递的热以热源(发热体)为中心呈辐射状逐渐扩展。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在活体组织中的被第一钳爪和第二钳爪抓持的处置对象组织中,热在厚度方向(抓持方向)传递耗费时间,难以缩短处置时间。当热在该厚度方向传递耗费了很长的时间的情况下,因为热以热源(发热体)为中心呈辐射状逐渐扩展,所以存在热能作用至活体组织中的位于处置对象组织的周边的周边组织,妨碍低创治疗的情况。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缩短处置时间并且低创地进行处置的处置器具。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处置器具的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第一抓持面的第一钳爪;具有第二抓持面的第二钳爪,能够在所述第二抓持面与所述第一抓持面之间抓持活体组织;设置在所述第一抓持面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抓持面或所述第二抓持面,能够在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供给高频电功率;和能够因通电而发热的发热体,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钳爪和所述第二钳爪中的至少一者,在使所述第一抓持面与所述第二抓持面彼此相对的状态下沿着所述第一抓持面与所述第二抓持面彼此相对的方向看时,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分别配置在能够由它们夹着所述发热体的中心位置的位置。
发明效果
采用本发明的处置器具,能够得到能够缩短处置时间并且低创地进行处置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处置系统的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抓持部的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抓持部的图。
图4是表示图2和图3所示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与热能施加部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5A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效果进行说明的图。
图5B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效果进行说明的图。
图5C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效果进行说明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巴斯株式会社,未经奥林巴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76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