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旋桨风扇、室外机和制冷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89310.2 | 申请日: | 2016-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11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寺本拓矢;池田尚史;安达祐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D29/32 | 分类号: | F04D29/32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严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桨 风扇 室外 制冷 循环 装置 | ||
本发明的螺旋桨风扇具有作为旋转中心的旋转轴部和设于该旋转轴部的外周侧的多个叶片,所述多个叶片中的相邻的叶片在前缘部和后缘部连接,在所述多个叶片的压力面,具有以包围所述旋转轴部的方式沿着所述旋转轴部的旋转中心方向突出的第1肋、以及以从所述旋转轴部朝向所述第1肋延伸的方式沿着所述旋转中心方向突出的第2肋;所述第2肋的所述旋转中心方向的端部中的与所述压力面相反侧的端部相比所述第1肋的所述旋转中心方向的端部中的与所述压力面相反侧的端部,向远离所述压力面的方向突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相邻的叶片在前缘部和后缘部连接而成的所谓翼一体型的螺旋桨风扇、以及具有该螺旋桨风扇的室外机和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制冷循环装置在制冷剂回路中使制冷剂循环来进行对象空间等的加热和冷却等。该制冷循环装置大多具有室内机(室内单元)和室外机(室外单元)。该室外机具有带叶片(螺旋桨)的螺旋桨风扇作为送风机。并且,通过使螺旋桨风扇旋转而产生空气流,来进行送风(冷却、排热等)。
上述的螺旋桨风扇一般来说构成为在与电机等驱动源的旋转轴相连的圆筒状的毂部的外周侧连接着多个叶片。在这样的具有毂部的螺旋桨风扇中,毂部的重量大而难以实现轻量化,进而难以推进省资源化(环境负荷降低)。此外,由于毂部不具有送风功能,所以,存在难以提高风扇的送风效率的课题。
于是,以往也提出了如下的所谓翼一体型的螺旋桨风扇,该螺旋桨风扇具有与电机等驱动源的旋转轴相连的旋转轴部(旋转中心)和设置于该旋转轴部的外周侧的多个叶片,相邻的叶片在前缘部和后缘部连接。该翼一体型的螺旋桨风扇构成为相邻的叶片不经由毂部连接而是在连续面连接。因此,翼一体型的螺旋桨风扇的以旋转轴部(旋转中心)为中心的叶片间的连续面的最小半径成为比旋转轴部的半径大的尺寸。因此,翼一体型的螺旋桨风扇能够解决具有毂部的螺旋桨风扇所具有的上述课题。
但是,翼一体型的螺旋桨风扇存在因叶片的强度不足而导致旋转时叶片的变形量变多且送风功能下降等课题。因此,以往的翼一体型的螺旋桨风扇也提出了在旋转轴部的周围具有弥补叶片的强度不足的肋。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翼一体型的螺旋桨风扇构成为旋转轴部向叶片的压力面侧突出。并且,在叶片的压力面形成从旋转轴部呈放射状延伸的肋。根据专利文献1,呈放射状延伸的肋也作为涡轮风扇起作用,也能够实现翼一体型的螺旋桨风扇的送风性能的提高。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6/021555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课题
翼一体型的螺旋桨风扇旋转时产生的气流的主流在叶片的外周侧流动。因此,在旋转轴部的下游侧,空气不怎么流动而停滞,从而在旋转轴部的下游侧产生大剥离区域。在此,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螺旋桨风扇在旋转时在压力面形成的放射状肋的外周侧端部附近能够使该外周侧端部附近的空气扩散。因此,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螺旋桨风扇通过将该扩散的空气引导到主流而能使主流多少流到内周侧(旋转轴部侧)。但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螺旋桨风扇也存在无法在旋转轴部的下游侧产生充分的气流而无法减小在旋转轴部的下游侧产生的剥离区域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其第1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比以往能够减小在旋转轴部的下游侧产生的剥离区域的翼一体型的螺旋桨风扇。另外,第2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该螺旋桨风扇的室外机和制冷循环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93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