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入件及电动吸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89508.0 | 申请日: | 2016-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31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朝日洋平;高野浩志郎;服卷茉莉花;相马公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三菱电机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7L9/02 | 分类号: | A47L9/02;A47L9/04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刘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入 电动 吸尘器 | ||
吸入件(1)具备在底面形成有吸入口(74)的机身(7)和在内部形成有第一风路的接头(8)。接头(8)与机身(7)连接。在机身(7)的内部形成有机身通道(75)。在接头(8)上形成有使第一风路和机身通道(75)连通的通气口。机身(7)具有朝向上下方向的任意一方向机身通道(75)突出的分隔部(76)。分隔部(76)包括与机身(7)的长边方向的端部相邻的远位部(101)、与远位部(101)相比靠近通气口的近位部(102)、以及连接远位部(101)与近位部(102)的中间部(103)。近位部(102)比远位部(101)及中间部(103)向上述一方突出。中间部(103)比远位部(101)向上述一方突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入件及电动吸尘器。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电动吸尘器用的吸口体。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吸口体的底部形成有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底部开口。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吸口体从该底部开口吸入尘埃。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1873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使用上述专利文献1的吸口体时,底部开口的左右方向两端处的风速小于底部开口中央处的风速。由于底部开口的左右方向两端处的风速变小,从而底部开口的左右方向两端附近的尘埃不会被充分地吸入。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吸入口体中,无法充分地吸引存在于该吸入口体的左右方向端部附近的尘埃。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均匀地吸入大范围存在的尘埃、吸引尘埃的性能更好的吸入件。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上述吸入件的电动吸尘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吸入件具备在底面形成有吸入口的机身和在内部形成有第一风路的接头。接头与机身连接。在机身的内部形成有经由吸入口与机身的外部连通的第二风路。在接头上形成有使第一风路和第二风路连通的通气口。机身具有分隔部,所述分隔部在底面与水平面相向的状态下朝向上下方向的任意一方向第二风路突出。分隔部沿着吸入口的长边方向形成。分隔部包括与机身的长边方向的端部相邻的远位部、与远位部相比靠近通气口的近位部、以及连接远位部与近位部的中间部。近位部比远位部及中间部向上述的一方突出。中间部比远位部向上述的一方突出。
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具备上述吸入件及在该吸入件的内部产生气流的电动送风机。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吸入件具有分隔部,该分隔部包括上述近位部、远位部和中间部。近位部比远位部及中间部突出。中间部比远位部突出。由此,提供一种能够均匀地吸入大范围存在的尘埃、吸引尘埃的性能更好的吸入件。另外,提供一种具备该吸入件的电动吸尘器。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实施方式1的吸入件的电动吸尘器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吸尘器主体的立体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吸尘器主体的俯视图。
图4是实施方式1的收纳单元的立体图。
图5是实施方式1的收纳单元的俯视图。
图6是图5所示的收纳单元的C-C线处的剖视图。
图7是图5所示的收纳单元的D-D线处的剖视图。
图8是实施方式1的吸入件的立体图。
图9是实施方式1的吸入件的俯视图。
图10是实施方式1的吸入件的仰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三菱电机家用电器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三菱电机家用电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95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