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骆驼科抗体可变区免疫组库构建的引物组合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89897.7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99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洋;杨乃波;黄谧;刘楚新;曹丽霞;丁权;马莹莹;王媚娘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11 | 分类号: | C12N15/11;C12Q1/6806;C12N15/10;C40B50/06;C40B40/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胡丹;徐迅 |
地址: | 518083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骆驼 抗体 可变 免疫 构建 引物 组合 应用 | ||
1.一种引物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组合中包括可以特异性退火结合到骆驼科抗体V基因I家族(Clan I)的前导区的第一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其中所述第一上游引物包含以下引物序列:SEQ ID NO. 11、2、3、4、5、6、7、8、9、10、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和44,所述引物组合还包括特异性退火结合到骆驼科抗体V基因III家族(Clan III)的前导区的第二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所述第二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46所示,所述引物组合还包括特异性退火结合到骆驼科抗体V基因II家族(Clan II)的前导区的第三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所述第三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53所示,并且所述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NO.45所示;
并且所述引物组合中还包括特异性退火结合到骆驼科抗体J基因区域的下游引物和上游引物,所述下游引物的序列如SEQ ID NO. 54、55、56、和57所示,所述上游引物序列如SEQID NO.58所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物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组合包含扩增传统抗体重链可变区VH的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所述上游引物为以V基因区域引物,序列为SEQ ID NO.51,所述下游引物为以J基因区域引物,序列为SEQ ID NO.47、48、50。
3.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物组合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任选地包含PCR扩增试剂。
4.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物组合构建骆驼科抗体可变区免疫组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1)第一轮扩增
提供骆驼科动物免疫细胞的核酸作为模板,使用引物组合进行第一轮PCR扩增,获得第一轮扩增产物,所述引物组合中包括可以特异性退火结合到骆驼科抗体V基因I家族(ClanI)的前导区的第一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其中所述第一上游引物包含以下引物序列:SEQID NO. 11、2、3、4、5、6、7、8、9、10、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和44,所述引物组合还包括特异性退火结合到骆驼科抗体V基因III家族(Clan III)的前导区的第二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所述第二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46所示,所述引物组合还包括特异性退火结合到骆驼科抗体V基因II家族(Clan II)的前导区的第三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所述第三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53所示,并且所述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45所示;
(2)第二轮扩增
以第一轮扩增产物为模板,以引物组合进行第二轮巢式PCR扩增,获得第二轮扩增产物,所述引物组合中包括特异性退火结合到骆驼科抗体J基因区域的下游引物和上游引物,所述下游引物的序列如SEQ ID NO. 54、55、56、和57所示,所述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NO.58所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核酸为细胞来源的RNA反转录成的cDNA。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任选地步骤:
(3)以所述第二轮扩增产物为模板进行illumina文库构建。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扩增完成后,回收600-1100bp的基因片段作为所述第一轮扩增产物。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扩增完成后,回收300-600bp的基因片段作为所述第二轮扩增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未经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989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